最近,9400余名游客因新冠肺炎疫情滞留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游客超过4400人。部分老年游客因滞留导致日常用药短缺,当地干部群众不遗余力甚至跨越千里为老人们筹措药品,戈壁滩里频频上演“送药记”。
这几天,每每服用抗排斥药物时,67岁的广东游客郑先生都觉得特别温暖。郑先生做过肾移植手术,离不开抗排斥药物。但他的药十分特殊,额济纳旗当地买不到,疫情期间快递也中断了。郑先生想了很多办法买药都无解,愁得睡不好觉。
22日,郑先生接到一通陌生电话:“你的药已上飞机,马上运到额济纳。”当天,郑先生所需的3种药品就送到他手中。
这“救命药”从何而来?原来,收到郑先生的求药信息后,阿拉善盟卫健委副主任李新远打了十几通电话四处找药,最终在西安联系到了药源。阿拉善盟中心医院从西安调来药品,再通过飞机送往额济纳旗。辗转1500多公里,药品送到郑先生手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额济纳旗组织卫健委、文旅局等单位共同投入到筹措药品工作中,并向游客开通了咨询服务电话,采取“线上购药缴费、线下送药上门”全流程零接触服务模式。
短短一周时间,河南导游王亚玺的情绪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滞留之初,她所带的老年团里38名老人白天黑夜给她打电话,让她帮忙寻找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30余种药品。王亚玺急得直掉眼泪。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亚玺拨通了额济纳旗文旅局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立刻联系旗蒙医医院、各大药店,两天时间便将老年团所需药品几乎全部配齐,第一时间送到酒店。有两种药在当地买不到,又通过从河南调运和寻找替换药的方式,为老人解决了用药难题。“我不知道谁给我们送的药,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他们放下药就离开了。”王亚玺感动地说。
额济纳旗地处边远,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在当地无法买到的药品,额济纳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联系了酒泉、巴彦淖尔、呼和浩特、银川等地区寻找药源,努力解决稀缺药物需求。
找药送药的除了有政府部门,还有额济纳旗的群众。额济纳旗金色圣殿商务宾馆内滞留了19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游客,看着老人们因缺药有气无力、紧张焦虑,宾馆老板李刚连夜组建微信群,整理出老人们所需的70多种药品清单,再对接政府部门和药店,将要送到老人们手中。“老人们滞留在这里,亲人不在身旁,我们额济纳百姓就是他们最亲的人。”李刚说。
(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扎实落实“双减” 优化课后服务 看看这些学校的好做法 西安市未央区建丰小学“三位一体”落实“双减”
精细·面批作业致远·静心阅读墨香·书法社团强身·跆拳道社团精彩·舞蹈社团活力·足球社团西安市未央区建丰小学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