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之记者带你看发展
即日起,华商报“记者带你看发展”系列主题报道将陆续与读者见面,每一期我们都带着读者的好奇与疑问走进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现场,第一期我们带大家走进的是位于西安市新城区的幸福林带。
林带从北向南涉及灞桥新城雁塔浐灞4个行政区开发区
10月20日上午,蒙蒙细雨中,华商报记者走进幸福林带地面层,各种苗木郁郁葱葱、五彩斑斓,光是看就能感受到幸福,间或有几位运动装备齐全的市民从身旁经过。
幸福路地区是国家“一五”期间的“军工城”,东方、华山、秦川、西光、黄河和昆仑六大军工企业部署在此,谱写了共和国军工业的辉煌篇章。1953年,因国防生产安全需要,中苏专家设计了幸福林带,用于隔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并将幸福林带纳入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此后西安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均对林带予以保留,但因各种原因林带始终未能建成。2003年,为彻底改变幸福路地区的落后面貌,西安市提出“建设林带、还林于民”,谋划重启幸福林带建设。2012年12月,市政府通过了《幸福路区域总体规划》,2017年6月林带正式启动主体建设。幸福林带北起华清路,南至新兴南路,长5.85公里,东西宽210米,占地1134亩,是集市政、民生和生态为一体的综合工程,主要包括地上景观、市政道路、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五项建设内容,林带从北向南涉及灞桥、新城、雁塔和浐灞生态区4个行政区和开发区,打造了从北到南以“动之谷、森之谷、乐之谷”为主题的三大特色功能分区,已于2021年7月1日如期建成开放。
林带开放运营20天就迎来近200万群众打卡
7月1日起,地上景观段全段对外展示,地下空间首开段(长乐路至横二路)257个商业品牌正式营业。截至7月20日,林带累计接待群众195万人次,销售额达2382万元。地上景观绿化,受地铁6号线和“两馆一中心”施工影响,林带地上景观绿化在咸宁路区域和“两馆一中心”区域形成断点。其中,咸宁路区域需待2022年4月底地铁6号线建设完工交付场地后再进行收尾施工。
走访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林带项目共设计9个体育场馆,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27830平方米),位于华清路与长乐路之间,长缨路北侧布局击剑馆、射击射箭馆、冰球馆。长缨路与长乐路之间布局乒乓球馆、篮球馆、羽毛球馆、健身中心、游泳馆、电子竞技馆。南区“两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位于横一路至建工路中间,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21620平方米),其中:图书馆12480平方米、文化馆7720平方米、非遗中心1420平方米。
“现在出了门就是公园,一眼望去都是风景”
对于家住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的群众来说,幸福林带的开放是一件幸福事,尤其是对住在这附近几十年的市民来说,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出家门就能到达那片“城市森林”。
“尽管建设过程中我们附近的居民就被邀请去参观了几次,但当“幸福林带”真正呈现在眼前时,大家还是感觉像做梦一样。”家住幸福中路华山幸福嘉苑小区居民张女士说,“郁郁葱葱的丛林,蜿蜒前行的步道,还有商业街、健身广场、文化馆等各类主题区域,遛弯锻炼有了好去处。这大概就是我们心中幸福的模样。”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家住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的李女士。李女士的父母都是秦川厂的职工,她和爱人后来也都在秦川厂工作直至退休。在幸福路地区生活了几十年的李女士见证了幸福林带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想遛弯锻炼的话,只能坐车去兴庆宫公园或是长乐公园,才能享受到大片绿意。现在出门就是公园,一眼望去都是风景。”她还加入了小区组织的舞蹈队,每天到幸福林带里一边唱歌跳舞,一边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生活得有滋有味。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即使身居闹市,也能感受到置身于森林之中的清新与怡然。“改头换面”的幸福林带在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也为西安城东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有序推进区域改造工作,西安市政府确定以幸福林带为轴线,向东西两侧扩展,形成幸福林带核心区,作为优先实施改造范围。核心区规划范围东起华山铁路专用线,西至公园南(北)路沿线,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未来将通过对城市风貌、建筑形态、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严控,使核心区建筑物布局合理、疏密有度、错落有致、风格鲜明,具备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品质和内涵。并依托长乐路、咸宁路、西影路三个重要节点,实施“央企入区”“科技入区”“优商入区”战略,构建“一带”“三节点“四片区”产业格局,聚合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辐射引领区域转型升级,最终让林带核心区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华商报记者 肖琳/文 张杰/图
新闻推荐
演出现场。本报记者马昭摄10月22日,本届残特奥会开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开幕式文体展演导演团队落实“...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