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工作人员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本报讯(记者张毅伟)10月21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一条消息迅速引爆朋友圈,西安市临潼区也因此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消息称,如果不是位于临潼区的兵马俑景区对疫情防控的严格要求,很可能此次疫情的传播会更广泛。《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对此点赞:临潼兵马俑景区“功不可没”。
而在此之前,中央和地方媒体就曾对此进行过报道,认为自10月17日以来,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发生的新冠疫情得以及时发现,兵马俑景区落实“来陕返陕人员入景区游览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规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兵马俑所在地的临潼,是如何担当作为,严格落实这一规定的?10月23日,记者来到临潼区进行实地了解。
为了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常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景区游客较少,但是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岗位,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规定。
目前,景区按照西安市临潼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除落实“戴口罩、扫码、测温、消杀、一米线”等基本防控措施外,着重落实好“省外观众或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的本省观众,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证明方可入园”的规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对于这样的规定,临潼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很重要,也很必要!
临潼面临“外防输入”的较大压力。临潼是最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国际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以上,2018年曾达到5568万人次,游客中以国外游客、外省游客居多。因此,必须落实更严格的防控规定,坚决把疫情挡在区外,切断“外防输入”疫情传播链。
临潼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张佩说,下一步,临潼区将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全面严把“外防输入”关口。对于外省来返临潼人员,逐一落实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查验等措施;对于涉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临潼人员,第一时间落地查人、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坚决堵住疫情防控漏洞。
二是全面强化防控力量储备。进一步整合充实流调队伍,加快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备足备齐防疫物资、隔离场所、定点医院,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是全面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全区所有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居民的宣传教育,切实筑牢社区防控坚实屏障。
四是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物同防”,加大对冷链食品、重点场所、公共场所、重点行业的管控,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消杀等措施,引导群众减少聚集,不断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
五是全面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准确、规范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科学应对、理性配合。
新闻推荐
10月22日,在残特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残特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付智涛表示,作为总导演,如何准确地表达新时...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