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作家都是从写诗起步的,著名作家贾平凹也不例外。
1975年的一个星期天,当时还在西北大学读书的贾平凹,一大早就赶到了西安市南大街一间叫新安的书店,当时书店不像现在开架售书,要买书还得找营业员隔着柜台要。贾平凹向一女营业员要柜台里书架上陈列的那本诗集看,连问了好几次,女营业员才抬头看着那时刚二十岁出头,一身农村打扮,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贾平凹,回答:“那是诗歌!”这意思再明白不过,这是本诗集,你懂吗?贾平凹当时看着营业员轻视他的回答,气得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右手指指着那本诗集,说:“我——我就要它。”女营业员不相信似地问:“这是诗集,你真买?”贾平凹回答:“买,我要买10本。”这下,那个女营业员却蒙了,以为听错了:“你要10本?真的?”贾平凹从衣袋里拿出五元钱甩在柜台上,斩钉截铁地说:“对,要10本!”那本诗集定价才三毛多,女营业员急忙拿出10本诗集,用纸包扎好,连同找的零钱递给贾平凹,并说:“这可不能退。”贾平凹二话没说,拿起那包书离开了书店。
女营业员不知道,那本诗集里面收了贾平凹的一首歌颂祖国的长诗。当天下午,贾平凹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到兴庆公园去,很奢侈地花两块多钱买了一包猪头肉、花生米和啤酒,聚会庆祝自己的作品首次发表。
由于写作崭露头角,1976年7月,贾平凹以工农兵学员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陕西人民出版社调去当了文学编辑。当时出版社没有宿舍,他临时住在省出版局招待所。我们当时也在出版局招待所编辑一本小说集,贾平凹没有固定的房间,有时客人住满了,他就只能挤到我们的大房间里睡,也就是这时候,我们相识了。
白天我们工作,晚饭后我们往往是几个人凑在一块,打扑克牌升级玩,贾平凹一般不参与我们玩牌,而是在一旁的桌子上勤奋地写作,我们玩完牌了,贾平凹一篇文章也写完了。我们都佩服贾平凹闹中取静的写作功力,这也是贾平凹以后成为一位优秀作家的要诀之一。
后来出版社给贾平凹分配了一间约6平方米的楼梯间,这时才算有了自己独立的宿舍,就是在这6平方米的房间里,他写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和短篇小说,就是这6平方米的房间,也成了数年后贾平凹结婚的婚房。
新闻推荐
体力弱、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反应慢了、腰酸背痛、个子变矮……不少老年人认为这些是进入老年后的正常身体变化,虽然身体...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