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了老师,才能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解惑;有了老师的教诲,我才能有幸为师;有了老师们的示范引领,我才能守望三尺讲台!岁月荏苒,一个又一个匆忙的日子,说着、笑着、磕着、绊着,不舍昼夜,汇成一条叮叮咚咚的小溪,浇灌着青春,滋润着岁月!
小学一年级的单翠梅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上学的第一位班主任。单老师带语文也带数学,那时候她应该四十岁左右吧,刘海卷卷的、短发齐耳,慈祥而犀利的目光,还记得老师有一件深棕色的宽条绒外套,穿着特别得体。老师拿着小竹棍指着黑板让我们跟读的样子,印象特别深刻。单老师教的汉字书写规则、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声调符号等等,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让做教师的我终身受益!老师的办公桌就在教室最前面,桌子上除了课本,还常常放着课外书,她给我们念书、讲故事,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知道,我的生活之外还有那么精彩的世界!
初中的第一位班主任是赵康芬老师,她带我们英语。赵老师是我见过的最端庄、优雅的女子,说话、读英语,声音柔柔的、软软的,浓浓的书卷气。遗憾当时不会用“温文尔雅”这个词来形容老师!大家都说她是北外毕业的,可惜带我们不到一年就调走了。那时候英语课很少,每周大概三节课,学了字母、音标,还有一些单词和简单的句子。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有一次找我谈话,让我坐在她对面的一把椅子上。我静静看着老师的眼睛,听老师说话。第一次这么平等地和老师在一起,觉得自己那个小组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一定要把本组的工作做好才行。若干年后,才领悟到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的要义,真的感谢她——我初一的班主任,英语赵老师!
初二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换成了韦有昌老师。韦老师带我们数学,平时不苟言笑,我们都有点怕他,但是他很挺拔、帅气,看着像体育老师。最难忘的是每天上操,他一直跟操,从不缺岗,常和班长站在一个水平线上,当班长的口令不能让他满意的时候,他就亲自上阵示范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只要韦老师发出口令,大家的脚步就格外整齐,大家的口号声就格外响亮。我感觉,我们班上操是全校最整齐的,我们老师是最棒的!后来,我走上讲台当老师的时候,韦老师已经是母校的校长了。
高中的时候有缘遇到你们:语文董老师、数学李老师、物理孙老师、化学帅老师、历史杨老师、地理王老师等,因为你们的严格要求,我的学业才得以在高中阶段突飞猛进。特别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董为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说的就是董老师这样的吧。他的矜持、儒雅,他的学者风范,他漂亮的粉笔字,深情的诵读,丝丝入理的分析,都让我深深爱上了语言文字,那时候,我享受每一节语文课,享受每一次写作。
就这么一路走来,耳濡目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们的样子,手捧教科书,站在三尺讲台!那一年,我在市郊一所小学成了班主任、语文老师。
第一次走上讲台试讲,很紧张,感觉手都在哆嗦,但孩子们整齐、洪亮的读书声鼓励了我,让我迅速冷静下来,从容上完第一课。他们的眼睛亮晶晶的,他们的声音脆生生的,看得出孩子们很喜欢我这个年轻的女老师。孩子们经常在课后围着我,“老师,你家在哪里?”“老师,你每周都回家吗?”“老师,你钥匙链上的那朵荷花真好看!”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那时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教室流眼泪。学校要大扫除了,孩子们只有窗台高,根本不会擦玻璃。我看着教室的三个大窗户几十块玻璃犯愁了,最后没办法,只好咬咬牙自己拿着抹布爬上窗台。我一会儿爬上、一会儿跳下,但是不敢朝外看,我们在二楼,窗外楼下的水泥地,让我一阵阵儿眩晕、冒汗。突然,食指一阵刺痛,被窗户上的玻璃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顿时顺着伤口流出来,我吓傻了,赶紧用擦玻璃的纸包上,血又流出来,浸透了纸。我无助地看着孩子们,看着还没有擦完的玻璃,眼泪不听话地涌出来。我担心大家看到,转过身,一串串眼泪无声地落在胸前……
第一次被领导表扬,也是在这所学校。“我每天回家,都看到有个班的学生排着队,到谁家谁才离开队伍,有时候还唱着歌。我问了问,是三六班的学生,看人家班主任是怎么要求的!我又去三六班教室看了看,看人家教室的玻璃,看教室的卫生打扫得多干净!”这是学校书记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的话。我有点不好意思,这点小事,算什么呀,在心里偷偷享受被认可的快乐。
第一次站在教师节的领奖台上时,多年轻啊!我至今珍藏着那张照片:手捧荣誉证书,青春的身影,年轻的脸庞,明亮的眼睛;激动埋在心里,笑意写在脸上……
后来,我做了中学的语文教师。日子过得真快,三年一轮,来不及回头望望,若干个三年就飞也似的过去了。每个毕业季都有一批孩子扬帆远航!
“老师,我考上了局一中。”“老师,我考上了市一中。”“老师。我考上了耀中。”“老师,我考上了建中。”“老师,我上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了。”“老师,我到西安上学了。”
“老师,我考上了陕师大。”“老师,我考上了海南大学。”“老师,我考上了西安文理。”“老师,我考上了同济。”“老师,我保研了。”“老师,我考上了华南师大的研究生。”“老师,我当兵了。”
“老师,我到西安地铁工作了。”“老师,我跟着我爸做生意。”“老师,我到市一中了。”“老师,我在延安中学。”“老师,我考上公务员了。”……
说真的,我为老师的职业自豪,虽然仅仅只有三年的陪伴,却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收获了他们的信赖。有哪一种职业能这么切近地触摸一个个小白杨般向上升腾的生命,也让自己变得生机勃勃呢?
每年九月开学,喧闹的校园总会涌进一股清流。一批新生入校,孩子们的笑脸永远像花朵一样,而老师就和校园的梧桐树一样悄悄增加了年轮!
“张老师,节日快乐!”“哈哈,节日同乐!”如今学生成了同行,我享受这份节日的祝福和节日的快乐!
(作者系桃园第二中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部分城区中小学,实地了解课后服务开展相关情况 课后服务“满月”交出这样的答卷 你满意吗?
已实施:作业不回家,特色课程开展有声色……有难点:老师负担重,社团活动因场地等受限……提建议:教学“可视化”,适时引入第三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