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将至,作为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时机,儿童如何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呢?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章玉丹,为各位家长准备一份儿童国庆健康指南。
脾脏“脆弱像豆腐”
警惕撞击伤害
“每到长假,急诊交通意外伤害、高处坠落伤害明显增多。”章玉丹表示,由于儿童脱离幼儿园、学校,自由活动时间较为充分,在没有家人看管或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在危险区域玩耍跑动,轻则出现擦伤、骨折,重则导致颅脑损伤、腹部损伤、肺部损伤等意外伤害。
“脾脏非常脆弱,就像一块豆腐,比如急刹车时身体向前俯冲、大力撞击、踢踹都有可能导致脏器损伤。”章玉丹提醒,由于腹部脏器外有一层包膜包裹,出血相对隐蔽,相较于肺部、颅脑损伤,腹部钝性伤害早期不易被察觉,如被忽视儿童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危险。
因此,孩子出现较大撞击后,家长一定及时询问孩子腹部的疼痛感、观察孩子是否出现面部苍白等症状。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送医,医生会根据患儿情况选择腹部CT、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以及动态观察进行诊断治疗。
妥善放置家中药品
谨防误吞、误食
除意外伤害外,孩子国庆假期宅在家里,家长容易麻痹大意。看似安全的居家环境,也会存在潜在危险,威胁儿童健康。章玉丹表示,误吞、误食也是长假期间儿童急诊就诊的另一大原因。其中误食管道疏通剂的危害最为严重,需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作为强碱类化学制剂,它可对儿童口腔、食道产生严重腐蚀损伤,甚至气道损伤,造成呼吸困难。“一定不能用好看的、孩子常规认为可饮用的瓶子,如矿泉水瓶、饮料瓶,来储存洗衣液、消毒液等,且需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的视线范围外。”
此外,磁力珠、纽扣电池、尖锐小物件也是儿童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三大类物品,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家长务必妥善看管。
气道异物绝对是惊心动魄的危险时刻,不要让孩子嘴里含着东西的时候跑、跳、哭、笑,一旦发生剧烈咳嗽、口唇发绀、甚至呼吸困难,家属避免惊慌失措,可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法,让孩子吐出异物。如果急救无效,立刻前往就近的医院就诊。
据了解,在急诊科,误食爷爷奶奶降压药、降糖药、精神类药品前来就诊的患儿也处于常态化,“如果家长无法确认孩子吞服多少,应尽量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我们通过全方位的监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洗胃以及下一步处理。”而对于口感较好的液体类药品,如易坦静、布洛芬,孩子可能会误以为饮料而过量服用,因此家长要注意保管药品。
进入儿童过敏高发季
外出游玩可备常用药
八月底到十月中旬,是儿童过敏的高发季。皮肤表现最多,如儿童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在呼吸道方面,鼻炎、急性喉炎、哮喘也进入高发季,严重时可能出现喉梗阻、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在家中,可常备过敏类药品,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有过敏病史的孩子可吃药观察。如果孩子出现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假期期间,如果要带孩子外出游玩,家长可提前备好退烧药、感冒药,由于外出长期饮食不规律,也可准备胃肠炎药品、益生菌、消食片以防万一。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胃肠炎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家长时常陷入一种误区,怕孩子饿着,吐完让孩子再吃点东西补充营养,导致孩子反复呕吐,“这时候建议空腹时间2-6小时不等,可间隔十分钟到半小时试着小口补充糖盐水,切记有时候需要胃肠道休息一下。”华商报记者 孙夏
新闻推荐
推进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 西安市拟组建第三批“名师+”研修共同体100个
本报讯(记者张彦刚)9月28日,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获悉,为深入推进西安市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落实,西安市教育系统近期...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