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赵世炎 不到二十岁便立志救国

来源:新京报 2021-08-30 00:33   https://www.yybnet.net/

曾经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如今是北师大附中所在地。仿建灰砖校门上保留着“附属中学校”字样。如今的西安门大街。1919年北京法文专修馆在西安门大街独立设校。位于北京西单小石虎胡同的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当年赵世炎等人在此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扫码观看

赵世炎北京足迹

十多岁时就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赵世炎走的就是这条路。

考进家乡知名中学,他没有选择就读,而是随哥哥到北京“见世面”,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刻苦学习,逐步意识到“不能埋头读书”而要寻求“救国”之道。为此,他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同时不忘加强与旅法华工、勤工俭学学生的联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应组织要求回国后,赵世炎擘画的革命版图愈加开阔。在北京,他赴国立蒙藏学校积极培养蒙古族干部,引导一批向往革命真理的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他是工人运动的组织者,曾三次领导武装起义。1927年,赵世炎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6岁。

英烈已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纵观赵世炎的一生,他把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

“不要只埋头读死书”

赵世炎出生于1901年,很小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喜欢听大人讲“酉阳教案”(反洋教斗争)等故事,反帝反封建的种子从此播下。1915年春,赵世炎考入酉阳中学,但是志向远大的他并未在家乡就读,而是与四哥赵世焜一起来到北京,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

1918年7月和11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追求进步、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赵世炎读了李大钊的文章,备受鼓舞和启迪,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初步的认识。[1]

赵世炎的同学甘志明回忆说:赵世炎“常写信劝我不要只埋头读死书,应注意国家大事,还常把报纸寄给我……1919年五四运动,世炎写信给我说:‘我们为了救国,必须起来反对,不能再埋头读书了,读书就是为了救国。’”[2]

彼时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如今已是北师大附中。记者实地探访时正值暑假,学校正在闭门装修,还好有临近南新华街的一排旧式建筑记录着这所学校120年的历程。仿建灰砖校门上保留着“附属中学校”字样,南侧“附中红楼”曾是北高师附小校舍所在,栏杆的红色漆面随年代剥落,但风骨犹存。

“那个时候,赵世炎虽然年龄不大,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政治问题的思考,还是比较成熟的,一点都不逊于北大的学生。”北京市西城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党史科科长袁晶哲说。

既已立志救国,应该从何处入手?

为了解开迷惑,五四运动后不久,赵世炎参加了李大钊等人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他还效法在一部分附中同学中,发起组织“少年学会”,并出版了《少年》半月刊,发表了许多文章,抨击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封建官僚式的教育”。[3]

北京法文专修馆

赴法勤工俭学求民族出路

参与少年中国学会活动的过程中,赵世炎逐渐成长为一名工读互助主义的忠实信徒。

赴法勤工俭学所宣传的“一面工作、一面求学,使劳动与学习打成一片以促进社会进步”的理念与工读互助主义十分相似,赵世炎积极响应。1919年9月,他进入留法勤工俭学的预备班北京法文专修馆学习法语,为赴法做准备,同时积极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的活动及相关会议。

在法文专修馆,赵世炎帮助贫穷的有志青年筹措去法国的路费,办理各种出国手续,还要参办李大钊筹建革命组织的活动。他常常在学校里过夜,没有床,就在办公桌上曲臂当枕而眠,早上醒来,急忙翻身下“床”,买来烧饼就白开水吃。[5]

1920年5月9日,带着工读互助的理想和李大钊的鼓励与期望,赵世炎从上海启程前往法兰西。彼时“一战”刚结束,法国经济停滞不前、民生困苦,赵世炎等留法的先进知识分子向华法教育协会建言献策,并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而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旅欧的赵世炎、蔡和森等先进知识分子与国内陈独秀、毛泽东等人都保持联系,党组织给他们邮寄重要资料,他们也接受着党组织的指导,并定期汇报工作。

赵世炎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积极利用他在法国的优势条件钻研马克思主义,加强与旅法华工、勤工俭学学生的联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赵世炎在法国和工人阶级有一些实际接触,进行过实际斗争。1920年到1921年期间,他和周恩来、张申府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这个时候他真正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袁晶哲说。

国立蒙藏学校

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1924年秋,赵世炎应组织要求回国返京,接替何孟雄担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北京地委委员长(1925年1月以后改称书记)。他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深入工人群众,培养发展党员,注意把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吸收入党。

为了推动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工作,培养蒙古族干部,赵世炎还经常和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到国立蒙藏学校进行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他帮助蒙古族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民族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民族压迫来源于阶级压迫,只有推翻了反动统治阶级,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

在赵世炎等人的教育下,吉雅泰、乌兰夫等少数民族青年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前往热河、察哈尔、包头等地,建立中共组织,将革命火种播撒到偏远的地区。[6]

袁晶哲表示,“五四时期的国立蒙藏学校在北京是一所比较重要的学校,校内的蒙古族学生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李大钊看到了这一批学生的力量,就安排赵世炎等人经常到蒙藏学校去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少数民族支部也是在这里成立。”

近一百年过去,经过腾退的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保留了封建时期宅院的基本构造,三进院落层次分明,厅堂开阔。原本民族大世界的痕迹仍然可寻,玻璃窗上,衣帽鞋袜、可乐零食广告贴纸还在,曾经架起的钢结构棚屋已空。一墙之隔的院落外,就是如今北京最大的商圈之一——西单商业街。

后来,赵世炎的脚步南移,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组织者。1927年7月2日的黄昏,赵世炎被捕。在上海龙华监狱,敌人用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面对屠刀,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于1927年7月19日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

■声音

他用生命谱写一曲信仰永恒的赞歌

北京市西城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党史科科长袁晶哲:

1927年,年仅26岁的赵世炎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慷慨赴死,他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坛,大义凛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共产主义理想:“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最后必将取得胜利!”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信仰永恒的赞歌。

赵世炎1901年出生于酉阳一个地主兼工商业主家庭,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住在宣武门外叙府会馆(今东椿树街附近)。受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影响,他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并结识了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等人,同他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被选为附中学生会干事长,组织和领导同学们走出校门,同北京大学、北高师、中国大学等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爱国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赵世炎思想日益成熟。他主张中国应该实行社会主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封建家庭和旧教育制度的束缚。

1920年,赵世炎结束在法文专修馆的学习,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他按照李大钊的要求,一方面深入工人阶级,学习领导工人斗争的经验,另一方面坚持阅读法文版《资本论》和法共中央的报纸,提高理论认识。1921年春,他与张申府、周恩来、刘清扬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1922年6月,与李立三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被推选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后,他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923年3月,赵世炎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

1924年秋,赵世炎回到北京,担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北京地委委员长。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成立,李大钊任北方区委书记,赵世炎任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和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地区革命运动。先后领导和组织了声援五卅运动、首都革命、三一八运动等革命活动,并到天津、唐山等地组织和发动一系列工人罢工,为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方党组织建设、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顾赵世炎在北京求学和开展革命活动的经历,可以看到他由一个爱国的青年知识分子,逐渐锻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再到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工人运动的领袖,体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和政治上的成长与成熟。赵世炎心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把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链接】

本文顾问:

北京市西城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党史科科长袁晶哲

参考资料:

[1]倪良端.赵世炎在五四运动前后[J].党史纵览,2009(05):29-31.

[2]王相坤.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赵世炎篇[J].党史文苑,2019(09):27-34.

[3]同[2]

[4]王瑜.赵世炎留法岁月与探索革命道路[J].鄂州大学学报,2017,24(06):5-8+14.

[5]赵世炎:有志不在年高[J].清风,2021(14):3-4.

[6]吴家林.赵世炎在北京的革命活动[J].北京党史,1985(26):36-41.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马瑾倩张畅

A06-A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欣侗

新闻推荐

西安地铁34座车站有了“志愿服务岗亭”

西安地铁车站的十四运会志愿者热情为乘客服务。?(记者李明摄)十四运的脚步越来越近,西安的全运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地铁...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赵世炎 不到二十岁便立志救国)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