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揽月阁附近的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
■记者高乐文/图
5月25日,记者了解到,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安市以来,西安市全力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不断创新环境保护模式,让“西安蓝”成为最耀眼的底色。在航天基地,就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真正做到精准执法、精细化管理。
“小盒子”大乾坤24小时更新空气质量数据
细心市民路过航天基地揽月阁附近,会看到有一个放置在长杆上书本大小的白色“小盒子”,“小盒子”上方设有两个黑色的、状如“竹蜻蜓”随风摆动的横杆。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盒子”,实际上大有乾坤,就像“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样,每隔5分钟,它里面的精密仪器就会将周边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航天基地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办公室。
“航天基地共有15个这样的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它们会24小时不间断更新、回传空气质量数据,让我们坐在办公室,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整个航天基地的空气质量。”航天基地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航天基地自主研发的智慧环保平台,按照网格化管理方式,将区域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个网格均设置了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区域空气质量。
在办公室的智慧大屏上,不仅会显示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还会按照绿色、黄色、橙色、红色提示环境污染级别。同时,会形成空气质量变化曲线,为开展环境污染溯源、分析污染传输途径等工作提供依据。
线上线下联动污染治理更精准
监测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为了精准、迅速、有效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今年1月,航天基地正式启用生态环境App平台,打造环境污染案件推送、处理、跟踪、督察督办全链条,推动环境监测与线下治理深度融合。
智慧环保平台与生态航天App可实现后台数据共享,因此,当智慧环保平台监测到环境污染案件,并能明确相关责任部门时,会通过生态航天App实时向相关责任人派发案件;当无法确定相关责任部门时,网格员会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制止,核查后再派发至相关责任人。
在案件处理环节,则将案件分为三个级别,对于重点区域一公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求2小时内完成整改,中级别案件要求6小时内完成整改,低级别案件的整改时限是12小时。超过整改时限一倍的案件,将会自动推送至考核部门。
“由于环境污染案件多发生在夜里,因此我们实行7×24工作制,而且所有案件处理完成后,网格员会再次进行现场核验,确保环境污染案件及时响应、及时处置。”工作人员说,1月26日至5月15号,航天基地共接到环境污染案件2134件,已处理案件2051件,办结率高达96.1%。
加大巡查频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
据了解,为扎实做好省第二轮生态环保例行督察配合保障工作,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管控力度,航天基地对辖区建设工地、两类企业及汽修企业加大巡查频次,督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本阶段共出动网格员50余人次,巡查建设工地、两类企业及汽修企业50余家次,发现问题30余个,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4份,约谈项目负责人1次。
航天基地要求项目企业切实承担起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立行立改。同时进行差别化管理,对检查发现问题严重的项目,增加检查频次,督导问题整改到位,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周末安排检查组对周内问题多发的项目进行指导及复查,确保问题按照相关要求整改到位。
守护“西安蓝”,是每个市民群众共同心愿。为了让市民深切感受到“航天蓝”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航天基地将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推动科技治霾成果应用,依托先进技术和设备,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西安蓝”积蓄力量。
新闻推荐
西安昆仑小学五年级郭怡珺和煦的春风哼着轻快的歌儿,来到古老而又年轻的西安,带来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第十四届...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