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西演制造”擦亮文艺创作的精神底色 心系人民书写时代

来源:西安晚报 2021-05-18 02:36   https://www.yybnet.net/

大型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剧照秦腔《织梦人》剧照舞剧《门》海报杂技剧《天鹅湖》海报

作品屡屡受邀,被外埠观众认可;巡演所到之处,经常“一票难求”——这一切背后,是这些年来,西演不断创新推优打造高质量舞台精品才有的底气。在寇雅玲眼里,“走出去”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自信,需要有对舞台呈现的自信,对创作实力的自信,对讲好本土故事的自信。

思想引领前行,战略布局未来,推动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个宏阔高远的开放视野。9年来,西演的剧场演出全线出击,在“重选题、重生产、重演出”的框架下,从选题策划到演后研讨,从艺委会评定到组织专家出谋把关,让剧目每个生产环节都严丝合缝,精益求精,让旗下院团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目标明确。

当创新的活力,被充分释放,随之而来的,就是创新的浪潮,不断奔涌。

扎根创作沃土,汲取丰富养分,讲好“西安故事”的前提,是拿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文艺作品。2020年,西演并未因舞台的暂休停下向前的脚步,在停演期间苦练“内功”,埋头创作,“西演制造”剧目再创新高——新创大戏15部,移植、复排和提升剧目16部,话剧《路遥》《樱花再开时》、秦腔《陕北往事》《劳模刘西有》、儿童剧《风筝》《火印》、舞剧《门》、音乐剧《花木兰》、杂技剧《星光灿烂之如梦长安》等一大批舞台新作,丰富着古城人民文化生活。同样在这特殊的一年,西演人以己所长,用多部舞台作品凝聚起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歌颂最美逆行者的《最美的温暖》,到弘扬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党旗飘扬的方向》,再到体现民族魂魄的《风雨无阻向前进》,西演奏响的“战疫三部曲”,吸引了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平台报道,在国防部官网、学习强国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被转发。

高产之外,更有高质,截至目前,西演创作的剧目已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7项,省部级奖项107项,市级奖项147项。2020年,除了多部作品入选各类国家级、省市级扶持资助项目、重点创作项目外,话剧《长安第二碗》、秦腔《陕北往事》《李白长安行》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导演何红星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导演奖”,演员林波、侯红琴、杨鹏飞分别捧回“第三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配角奖及新人配角提名奖的奖杯荣誉。就在本月,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拉开竞演大幕,西演·三意社的演员杨升娟作为全国唯一入围的秦腔演员,跻身其中,期待她能为陕西乃至整个秦腔剧种,再添“新梅”。

新局面、新气象,孕育在产业升级的变革中。筑牢剧目根基之后,西演同时积极拓维,展形象、闯市场,以演出为中心,推进文旅演深度融合——在疫情好转后的2020年下半年,西演旗下剧院运营管理公司共组织演出活动635场,观演总人数突破38万人次,自有品牌“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连续5年不中断,打开西安儿童剧的世界之窗,线上线下观众达150万人次。

深谙“不日新者必日退”,紧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民心、文化惠民——西演人在擦亮创作精神底色的同时,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用诠释着“西演出品,必是精品”的舞台文艺,将文化自信以平易近人、亲切可感的方式汇入观众的心田。

新闻推荐

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让古老荐福寺焕发新活力

西安博物院坐落在唐小雁塔脚下。去年疫情以来,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后疫情时代在复苏与革新中挖掘博物馆的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西演制造”擦亮文艺创作的精神底色 心系人民书写时代)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