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家门口的电影院 ■金步摇

来源:西安晚报 2021-04-27 03:51   https://www.yybnet.net/

重阳节那天,我回娘家探望父母。家里只有弟媳一个人,她告诉我说:“咱妈去看电影了,咱爸出去锻炼了。”我笑了:“咱妈舍得看电影了?咋不和爸一起去呢?”弟媳说:“重阳节电影院搞活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费看,人家俩人的档期不一样,妈要看《中国机长》,爸早上锻炼,下午和一帮老汉们去看《我和我的祖国》。”

坐在家里等父母,我并不急,也不打电话。妈就在村口的金辉环球广场四楼看电影,抬脚就到,爸锻炼也在村里,走不远。父母苦了一辈子,到老能自得其乐地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们村坐落在西安城南郊,叫金泘沱。现在看来,我们村离大雁塔只有五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可20世纪80年代那会儿,村子还很封闭,是个只能靠种地吃饭的偏僻地方。小时候,虽说站在村边的土崖上,我们能望到大雁塔、电视塔,可是靠两条腿走起来,起码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村北有一个大土坡,乡党们要去城里办事,必要翻越那条土坡,来回很费劲。倘若自行车后座上驮点菜或者大米,架子车上拉点粮食呀煤呀,任凭你使出洪荒之力,也只能望坡兴叹,没有一点脾气。

困难有,办法自然也有。我们对付大坡的办法,是全家总动员,走的时候送一程,回来时再“接坡”。比如说我爸今天要去城里买化肥,到了下午五点多,估计我爸快回来了,我妈就带着我们姐弟三个等在坡下面。等到我爸回来了,我们拉的拉推的推,一家子出几身汗,才能把架子车推上坡。下坡的时候小孩子最高兴,大人把车辕高高耸起,车尾挨着地,让小孩子靠后坐着压重,那车尾就一路摩擦着黄土地面,“呲呲”地溜下坡去了。无论对自行车或者架子车来说,“溜坡”都是个技术活,如果掌控不力,让车子失去阻力冲下坡去,那可是要人仰马翻,受伤挂彩的。

不必问我父母乡邻或者我自己第一次看电影的经历,答案大都是村小学的大操场。七八十年代农村有了重大事件,会在小学的操场上给大家放一场电影,我爸把这样的电影叫“给眼睛过生日”。我妈则把操场电影叫“逛隍会”。确实,看这种电影和逛会没什么两样,十里八乡的乡党们都闻风而至,卖瓜子花生的小生意人一手提着口袋,一手拿个电壶盖子,一毛钱一壶盖,卖力地满场吆喝。人一多,孩子们更是无端地兴奋,他们发挥特长跑前跑后,爬树上墙,无所不能。大人也不闲着,拉家常、论剧情、评亲邻……人多了热闹,交谈声自然一个高过一个,生怕自己的嗓子被淹没了。

到了80年代后期,操场电影的放映次数多了起来,一般村民家里办个红白喜事,也敢有气魄给大家演一场电影助助声势。后来电视机慢慢普及,人们对喝风受冻的露天电影兴趣渐渐淡了下来。虽说如此,但农村人想正儿八经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还是很难。

我第一次进影院,大概是1988年,上初一。记得那时候一部叫《红高粱》的电影风靡了整个世界,我们语文老师决定带我们见识一下这部获奖电影,对我来说,见识的不仅是电影,还有电影院。我们是一路风烟滚滚连跑带跳从春临村的54中走路去的西影文化宫,电影院外表肃穆,像个教堂一样,有个尖顶。里面很大,一排排淡黄色木质座椅,一个个穿戴整齐的观众,让我们这帮孩子很快安静下来,忘情地投入到了剧情当中,很过瘾。因为喜欢读小说的缘故吧,我喜欢看电影,虽然难得去一次影院,但是很喜欢那种全身心投入的丰富感情体验。在家也能看电视,然而氛围不同,时有打扰,和影院的感觉不能比。

我和对象看的第一场电影是《飞越迷情》,主演是张学友和张曼玉,那是一部浪漫的爱情故事片,很感人。电影散场时,人多拥挤,对象拉了我的手,我心里“嘭嘭”地崩米花一样,至今记忆清楚。

回家的时候已经快九点了,天完全黑了下来。那时候条件能好些,村子的地被曲江水厂占用,作为回报,水厂给我们村修了柏油路,但没有路灯。村口的坡依然在,推得平缓了一些,没有那么陡了。我们推着自行车上了坡,他说下坡好骑,让我坐上去。我美滋滋地坐在后座上,他刹着闸往下溜,柏油路面平整,按说没有事儿,偏偏不知谁给路中间丢了一块石头,黑灯瞎火三心二意的我俩,翻了车,跌得把脸都擦破了……

我们结婚后就到了城里打工,虽然没有住在电影院隔壁,但电影还是看了不少。后来工作忙碌,加上有了孩子,看电影那点小情怀,也就被遗忘了。但读书和在电视上看老电影的习惯,我一直保留着。

村子里人聚人散,一个一个老人去世,一茬一茬孩子出生,电视机也越换越大,越换越轻巧,我们渐渐步入了中年,而父母也在不知不觉中老去。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城市扩建,我们村的地理优势凸显出来,2009年村子整体拆迁,纳入城市规划之中。

没几年,我们村的地盘上建起了高档住宅,村口通了地铁4号线,随着大型休闲购物广场的开发,我们村口入驻了影城。

影城开业那天有优惠活动,我们全家人有史以来第一次一起看电影,这事儿可不小,十点半的电影,我爸不到十点就开始催催催。孩子们急了,几步路就到了,爷爷嚷什么?我爸说去早了好占座位,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影城装修豪华,走道是软软的地毯,座位是独立的沙发,影厅比原来小,但银屏特大,音响效果一流。优惠活动只限于动画片,我们看的电影是《第七个小矮人》,七十多岁的父母,年过四十的我、弟弟弟媳,还有两个半大侄子,我十八岁的儿子,三代人八个座位,占了快一排,老老少少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自得其乐。

从此我们家人看电影成为平常事,感谢好时代,让我们在自己的村口就能享受电影艺术带来的好心情,让我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出门和老太太们张口就谝中国机长,让我圆了自己年轻时的电影梦,让我们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得到艺术的滋养。

新闻推荐

西安市直机关召开庆祝“五四”青年节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顾荣通讯员刘登峰)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4月26日下午,市直机关工委召开市直机关庆祝“五四”青年节座谈...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家门口的电影院 ■金步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