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仁义村陶浒 绘雨中三学街陶浒 绘
□冯兆龙
出南门左拐沿环城路行走百余米就到了仁义村。村子不大,分东西两巷,因处在南门外,位置就有点显赫。
仁义村的正北面就是永宁门(南门)到文昌门之间的南城墙。这片地域自唐代以来就是国家和当地文化教育机构所处之地。在唐代,这段城墙是唐皇城的南城墙,皇城墙对应的是城内的务本坊。务本坊是名副其实的天子脚下,坊内有国子监和进奏院。唐初的国子监是一所有两三千人就读的高等学府,其中还有来自日本、高丽等国的留学生。公元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往洛阳,并拆毁整个长安城建筑,将材料运往洛阳,国子监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后来,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以唐代皇城为基础缩建新城,原务本坊废弃的国子监遂被隔于新城之外成为荒地,开成石经也“委弃于野”,处于无人经管的状态。公元1103年,宋徽宗听从建议,将府学、文庙迁至府城东南隅,随之动迁的就包括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在内的唐代石碑,此为石经第三次迁移,这也标志着西安碑林的创始。文昌门是1986年才开通的,昔日在文昌门所处的城墙上,曾建有魁星楼。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一处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系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为“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也就是今天的碑林博物馆所在之地,魁星楼也便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历史风云中屡遭破坏,1986年得以修复。魁星楼下这座新开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文昌门。文昌门外的文艺路要比文昌门修建得早很多。
今年70多岁的关二喜是仁义村的老住户,他说仁义村起始于明洪武年间,也许是因为和城里的关中书院、孔庙一墙之隔,村民在修建门楼时,就请人在上面刻上了“居仁由义”的牌匾,仁义村由此而来。民国时期的仁义村分为东西两巷,西巷北口原有两层高大的门楼,威武厚重,巷子里有刘、周、贺、李、史住家户。西巷南口有一座三大间宽阔的文庙,巷子里住有张、何、王、陈四大家,其中以张姓居多。那时文艺路周边比较荒芜,其附近及东片区都是埋人的“义苑”。所谓“义苑”,也就是埋死人的墓地。那时有许多在西安经商的外地人,由于远离故土,交通不便,大都在南院门建有商会会馆,会馆里的人去世后不能及时运回故里,就在当地下葬。为了寻找墓地,众多商会大都选在南门外的东南方向,也就是现在文艺路东边这一带。因为那时的西安城,出了城南门,就是现在的长安北路,路西有南郭村、南关村,路东有仁义村。仁义村的东边除了东壕村就是田间野外。这里离城近,又无人居住,是购买义苑的理想之地。当时最著名的有山西义苑和岭南义苑。义苑都用围墙围着,并修有门楼,门楼前还摆放着两个大狮子。解放后,义苑被平整,成了东壕村的土地。上世纪50年代,相继有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京剧团、陕西省乐团等在文艺路这一带建立,1956年,政府率先修建了环城南路到友谊路这一段路,因为这条路东边都是文艺团体,所以,就把这条新拓宽的路叫文艺路。后来,又拓建了友谊路至南二环这一段,并取名翠华路。直到1981年,新的翠华路在陕西省博物馆东边建成并命名后,才将这段路改成文艺南路,而当初的“文艺路”,则变成了现在的文艺北路。
明末清初的西安城面积只占唐长安城面积十分之一多一点。一圈城墙将城分为城里城外,城里车来人往,城外人烟稀少。也许是和南门近在咫尺的缘故,一直以来,仁义村都是外地商贩进出城的落脚点。民国前后,山西、山东、浙江等外地人来西安做生意,不管是带来的,或者是在城内购买的货物,仁义村都是最理想的存放点。由此,这里的茶点铺子、小吃摊点非常红火。解放前,像王长敏的炒凉粉,周喜才的炸油糕,宋万有的甜浆油条,宋来成的桂花元宵,王增福的包谷麦仁,薛生发的吹糖人,何志明家的粽子在当地都小有名气。他们有的摆摊设点,有的沿街叫卖。另外还有罗万林经营的茶庄,刘生荣开设的杂货铺(四娃铺子),张志文的肉架子(卖猪肉)也远近闻名。
我经环城南路拐进昔日的村口,驻足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气派的商业楼盘,楼盘顶端“陕西会客厅”几个大字特别惹人注目。昔日这里正是仁义村的西巷北口,巷口立有两层楼高的稍门楼,威武厚重,站在稍门楼上可以俯瞰村貌全景。而经过城中村改造后,原来在我心里偌大的村子现在却被几栋高楼驻满,原来车进人出,人声鼎沸的街巷,此时却显得异常的寂静,昔日的村道已荡然无存。只是沿楼盘的正前方新修了一条百余米的南北道路,与东西方向的仁义路交会。南北路东紧挨环城路的是“陕西会客厅”楼盘,往里是安置楼盘“宏信国际花园”。南北路西紧挨南门广场的是现代化的世纪金花购物中心,是仁义村的最西头。
十多年前,我常常穿梭于村巷,寻小吃,看朋友,当时车挤人涌,感觉村子好大,进村半天都出不来。现在沿着楼盘转一圈不到十分钟。村民安置楼下的一、二层是商业门面,有面馆、饺子馆、理发馆、麻将馆,还有网吧。也许是冬天,也许还不到吃饭的时候,门店冷冷清清。城中村改造后,政府由西向东拓宽了一条马路,起名仁义路,这条路将原来的村子一分为二,路宽了,人却少了,再也看不到以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了。
我沿着这条新修的仁义路向东走去,努力回忆着以前这里的景象。以前的仁义村是农民工进城非常喜欢的去处。可以说,那时的城中村是农民工的主要“栖息地”。村民用于出租的房屋,价格一般较低,很受农民工欢迎。社区何主任介绍,上世纪90年代,文艺北路的临时劳务市场就在仁义村旁,每天聚集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就有两三千人。他们每年正月十五过后,便大批大批聚集在这里,扛着简单的行囊,拿着粗笨的工具,在烈日下、在风雪中等待着雇主的到来。这些人大多数就住在仁义村,这里房价便宜,甚至还有两元店。所谓“两元店”,就是平均每天房租费仅为两元,实际为集体租住的简易房。他说,当时的两元店非常多,多数都是大通铺,他的邻居就开了一家旅馆,有两个房间,两大一小,约30平方米,三间房全部是大通铺,仅留一尺宽的通道供穿行。大的通铺最多可睡8人,小的睡4人。屋内没有风扇,也没有蚊帐。农民工大多晚上回来,上厕所得到楼下的公厕,一次还收两毛钱。农民工大多和工友同事住在一起,那时的仁义村是农民工、大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租赁房屋的好去处。
这条新修的仁义路从西到东大概有一千米长,我走了不到一半,就出了现在仁义村的范围,再往东就是市政府家属院、市种子管理站家属院、省戏曲研究院家属院。这些地方原本是仁义村的土地,解放后,被政府陆续征用,成了国有土地。
陪同采访的何主任说,解放前,人们还把仁义村叫“人头院”。他说那时城里有办丧事的人家,常去仁义村请官罩,也顺便买一些丧葬用品。于是用于守灵的泥质童男童女就成了仁义村的另一门生意。村里的许多人以捏泥人头为生,人们也就渐渐把那时的仁义村叫人头院。所谓的“泥人头”,就是用掺入细面黄土的纸浆、纸筋和泥捏塑,晾干、涂粉、画眉眼,彩绘一番,面容姣好的人头娃娃就宣告成功。然后把娃娃头绑扎在用竹木制作的童男童女的身架上,再用彩纸剪糊好衣服,一个用于丧葬礼的童男童女就可以出售了。童男童女的人头捏好了还要绘画好,所以这也算是一门手艺活。仁义村在唐代属务本坊,传说坊内有“泥人张”在此卖“人头”,扎糊祭葬品。由此看来,此门手艺由来已久。解放前后,仁义村以孙满洲家的绘画,陈振英、王坤海家的泥塑最为出名。那时的仁义村开设有专门承办丧事的杠房、轿铺(龙头龙尾官罩),当年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灵柩,安葬运送就用的是村民张志祥轿铺的官罩。
地处城墙根下,仁义村从来都不是以农业为主的村子,村民收入靠的是房屋租赁、店铺营业以及各种工艺手艺。闲暇之余,村民们自娱自乐的节目非常多。除了秦腔自乐班、秧歌队、锣鼓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耍社火最为出名。有跑旱船、跑竹马,特别是耍的狮子有两个绝活:一是狮子会眨眼;二是狮子能口叼礼花燃放。每逢重大节日庆典,仁义村社火还被邀请外出助兴,村民几乎全部出动。每到一处演出,主人燃放鞭炮欢迎,设香案接待,观众人山人海,叫好不断。另外,每年农历六月十八、十九两天,是仁义村的忙罢会,亲戚朋友都来探亲聚会,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这些风俗习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逐渐消失。
2007年10月,仁义村拉开了全市城中村改造的序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仁义村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闻推荐
红庙坡路施工现场。(记者拓玲摄)■记者拓玲记者昨日获悉,本月底,连接着未央路的断头路红庙坡路将全线贯通,备受群...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