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从《三上轿》复排演出 看经典剧目“新中求旧”

来源:西安日报 2021-04-10 03:06   https://www.yybnet.net/

《三上轿》传统剧目的新呈现。 (尚洪涛 摄)

○李想

《三上轿》是豫剧传统剧目,1932年被当时的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1944年,豫剧大师崔兰田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轰动一时。随后,又被越剧、评剧、秦腔等十多个剧种“移植”演出。

近年来,西安市豫剧团推出了复排的《三上轿》,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徐俊霞扮演剧中主角崔金定。作为导演兼主演,她对这部经典剧目进行了大量剧本改动,全剧最后一场“刺杀”(女主人公的复仇)被删除,以一种写意方式定格在舞台上。很多不符合当下语境的唱词被删除,还将部分对白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口语化改编。

对经典剧目的修改,并不罕见。西安市豫剧团前几年另一部经典陈派剧目《宇宙锋》,也是徐俊霞主演,也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动。该剧移植自汉剧,常演“修本”“装疯”这两折,而徐俊霞主演的版本则增头添尾,让剧情更加完整,跟之前陈素真的版本有很大出入。

笔者认为,继承基于剧目本体特征,对剧目的文本、音乐乃至表演进行的延续或复现;改编则是基于演员个人特征,对剧目进行的新创作或新调整。大量改编之后的剧目,是继承经典还是全新创作,也成为近年来戏迷讨论的话题。特别对经典剧目的继承,反对改编的人认为一成不变的照搬才能算作继承,赞同改编的人觉得要对剧目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也能称为继承。

究其根本,就是改编过程中一个“度”的问题。当拉开经典剧目时空线看主演的传承,从声腔上讲,从陈素真到关灵凤再到徐俊霞,完整继承了豫剧祥符调的传承脉络。陈素真是“豫剧大王”,流传下“家家‘崔氏女’,户户‘羞答答’”的民谚。当徐俊霞在演出《三上轿》的时候,特别注意“崔氏女一阵阵泪如梭”这段唱,不但旋律完整继承,连装饰音的使用都毫无二致。但她并没有故意去闷着嗓子,而是充分发挥嗓音明亮的特点,让唱腔具有陈派的“神”。

剧情变动是争议最大的。《宇宙锋》最精彩的部分当然是“修本”“装疯”这两个加起来还不到一小时的折子戏,让《宇宙锋》能不断辗转于京剧、汉剧、豫剧乃至秦腔的舞台上,演了几十年,足以说明这两部分的经典程度。为何近年来复排中演出了全本?除了戏迷,其实很多年轻观众对全剧情节并不了解,所以单演折子戏容易看不明白。从这个角度看,非常有必要把剧目在舞台上重新讲清楚讲完整。

于是,复排的《宇宙锋》从“指鹿为马”开场,到“出逃团圆”结束,全剧6场戏中的4场是在传统梗概的框架里面新编出来的。新编和原有部分无缝衔接,人物设置甚至考虑到了行当齐全,可见编剧功底。再细看剧本框架、唱词书写尤其新编部分的作曲,其实又是非常传统的。不仅符合祥符调的旋律,还考虑到角儿的嗓音情况,在“旧”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意味,整部戏就在“陈派徐韵”中与大众见面。

西安市豫剧团沿袭自狮吼剧团,后者是将豫剧从地摊小戏发展为到舞台大剧种的“发祥地”。通过《三上轿》和《宇宙锋》这两个传统剧目复排可以看出,以徐俊霞、王凯为代表的青年一代西安豫剧人的艺术理念很清晰,复排也在观众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框架下求新求变。不仅如此,还有新创作的《秦豫情》等剧目力求“新中求旧”,寻找豫剧最基本的艺术要素。

其实,只有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紧握住变与不变的契合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满足时代观众的需求,才能让经典剧目继续经典下去。

新闻推荐

西安市举行“学E西安”干部网络学院 移动端学习平台开通仪式暨 全市干部教育工作会议

本报讯(记者顾荣)4月9日下午,“学E西安”干部网络学院移动端学习平台开通仪式暨全市干部教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开放大学举...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三上轿》复排演出 看经典剧目“新中求旧”)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