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近日,陕西两所高校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因为地铁站命名发生争议。有网友反映,涉事一方的陕西科技大学要求其校属幼儿园近日起不再接受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子女入托。部分幼儿家长对园方随意决定幼儿退园的行为极为不满。
陕科大旗下幼儿园拒收西安工大教师子女
西安市地铁14号线西起西安北站,东至国际港务区贺韶村,全长13.7公里,将在今年6月底开通初期运营。地铁14号线在西安北郊大学城设了一站,陕西科技大学南门,和西安工业大学正门(西大门)都距离地铁口近200米。
西安地铁官网发布了14号线相关站初步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陕西科技大学师生校友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地铁站就在陕科大南门外200米的位置,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不合适。
陕西科技大学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在校的学生来讲,有荣校爱校的热情。“在两个学校,尤其是我们学校,收到校友和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之后,主动与西安市地铁方,包括上级领导部门沟通地铁站命名的问题。沟通的结果不是特别理想,对面学校坚持地铁站的名字,只能体现他们学校的,就不能出现陕西科技大学的名字。”
地理位置相近的情况下,为何西安工业大学坚持用自己学校的名字命名地铁站?记者了解到,西安地铁14号线相关站点在施工用地方面占用了一部分西安工业大学的土地,且在地铁修建期间,学校全力配合修建工作。
据陕西科技大学工作人员介绍,双方学校高层在就地铁站命名的问题交涉过程中,西安工业大学校方领导明确表示子女入托自行解决,因此,陕西科技大学要求园方3月24日起不再接受西安工业大学子女入托。
陕西科技大学工作人员表示,先后两次和对方的校领导进行沟通,提出一些条件。“他们学校的中小学幼儿园都没有建起来,好多年了,十几年没有建起来,存在一个中小学幼儿园孩子上学困难的问题。”
“但是据目前反馈的消息是当场就被对方学校拒绝了。今年开学之后,校领导又主动和对方学校主要领导沟通,对方学校的主要领导再次提出以后自己解决幼儿园的问题。”陕西科技大学工作人员说。
记者就此事致电西安工业大学,该校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校方目前不就此事接受采访。
40名幼儿
已被分流到周边幼儿园
针对西安工业大学教师子女入托问题,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在对网友的答复中确认了上述事件属实。
通报称,经调查,3月23日下午5:00,陕西科技大学资产经营公司要求未央区学府蒲公英幼儿园园长必须通知园内40名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子女即日退园。
理由是:陕西科技大学多次与西安工业大学协商地铁站命名事宜未妥,西安工业大学校方领导明确表示子女入托自行解决,因此,陕西科技大学要求园方3月24日起不再接受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子女入托。
事发后,幼儿家长分别向区、市、省教育部门电话反映情况,对园方随意决定幼儿退园的行为极为不满。
接到家长投诉后,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立即召开紧急处置会议,安排相关人员赴幼儿园调查了解,并向区政府、市教育局电话汇报调查处置进度。
处理措施包括:一是该园无故要求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子女退园,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暴露出幼儿园决策机构未按程序履行职责、园所管理不规范、违反幼儿园招生入园政策等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下发《责令整顿通知书》。二是该局联系周边3所幼儿园,争取到79个学位,制定幼儿分流方案,协助西安工业大学做好40名幼儿分流工作,确保平稳入托。
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还表示,恳请市教育局协调省教育厅,督促两所大学院校,务必将幼儿身心利益放在第一位,妥善处理好40名幼儿入托问题,维护规范稳定的学前教育秩序。
据西安工业大学工作人员介绍,40名该校教职工子女目前已被分流到学校周边幼儿园中。
就相关站点的命名
两高校还未达成一致
地铁站命名有何原则?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早前公开回应称,站名的基本功能是方便乘客快捷出行,名副其实、指位性突出是车站命名的一贯原则,地铁14号线车站命名工作正在按程序推进,命名方案确定后将会向社会公布。
记者也从相关渠道了解到,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就西安地铁十四号线相关站点的命名还未达成一致。
针对此事,有网友评论:“教学质量能拿出这劲头就好了!”据央广
观点
新华网:
不妨比一比学术影响
斗一斗科研水平
实在无法想象,为了地铁站点命名,陕西西安的两所高校能做到这分上——网络上,相关方网友互相指责;现实中,一方旗下幼儿园拒绝另一方教师子女入托。
高校掐架,娃娃遭殃;幼子无辜,何至于此?!给地铁冠上高校之名,就能提升学校美誉度、知名度吗?实在荒谬!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蔡元培先生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当放眼未来,以探究真理为己任。两所高校不妨比一比学术影响,斗一斗科研水平。作为学校,当以身作则,教好学生,比什么都重要!据新华网
央视:
当年西南联大连一处校舍都没有
照样留名青史
此新闻一曝出,两所高校,无一赢家,都贴上了不清爽、不大气的标签。
高校掐架、幼儿遭殃。拿幼儿园小朋友撒气,官僚中带着幼稚,偏狭中又有刻薄,本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涵养正气的净土,这么做,的确是有辱斯文、贻笑大方。
为自己争取利益没有错。以校名命名地铁站台,好处多多,既能方便师生又能助力宣传。但要说特别重要,绝对比不上谦逊恭让、踏实低调的好名声。
革命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南开中学在炮火纷飞中颠沛流离,别说命名地铁站台,连一处遮风挡雨的校舍都没有,照样留名青史、赢得人心。难怪网友感叹,酒香不怕巷子深,把学术搞好、学生教好,不比啥都强?又不是旅游景点,追名逐利做什么。
远亲不如近邻,安徽“六尺巷”传为千古美谈,不就是因为开阔的胸襟与礼让的美德。陕西科技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皆以理工科见长,携手并立于千年古都、西北重镇,本是一桩浪漫美事,如今因为一个站台名闹得不可开交,让人惋惜遗憾。
话说回来,辖内两所高校闹出一地鸡毛的糊涂官司,影响绝不止于校园,还会影响当地的形象。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话说明白了、事办公道了,才能解决根子上的问题。据央视新闻
红星新闻:
对名声的过度看重和争夺是对学校声望的一种损害
不管地铁命名还该不该商榷,陕西科技大学有关方面拿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的小孩“撒气”,都是错误的行为。尽管该幼儿园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校办,却也不是校领导的私产,不能这样任性而为。
此事也反映出个别大学为了争夺“名声”心态扭曲。事实上,不管地铁站如何命名,只要出口设置合理,两个学校的师生都会获得出行的方便,但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能用自己学校命名就是“很有面子”。
外界也不难看出,不管是陕西科大还是西安工大,都处在一种要“面子”的焦虑中。陕西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西北轻工业学院”,2002年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而西安工业大学的前身是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才升级改名。很多大学的升级之路都很艰难,为了从“学院”升级为“大学”,要努力很多年,增设学科,扩大师资,并持之以恒地申请。应该承认,大学升级和“改名”,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升级后办学能力都会有所上升,对学生也是好事。
如果能够命名为地铁站,就是一种校名品牌的强化,出发点也没有错。但是,一所大学要真正树立自己的声望,最终还是要看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而不是靠命名地铁站这种“广告效应”。这种对名声的过度看重和争夺,甚至为了命名地铁站不惜伤害到幼儿园小朋友,只能反映出学校并没有一种健康的“校风”,它对学校的声望,恰恰是一种损害。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一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晓云)一男子醉熏熏地回家,不料上错楼层敲错门,看到开门的人是个男的,误以为女友出轨,上来就是拳打脚踢。近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