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西安市实施“名校+”工程以来,阎良区西飞第一小学和阎良区第二小学以“一长多校”的管理模式成立西飞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几年来,教育联合体坚持融合发展、引领提升的理念,促进“+校”实现硬件、文化双提升,教师、学生素养双提升。一年级招生人数翻了4倍多,学生总数增加了近2倍。社会的满意度和赞誉度不断攀升,成为学生家门口充满活力的好学校。
3月10日,记者采访了西飞第一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苟红燕,请她分享了“名校+”发展中的故事。
找到薄弱环节开启“+校”新起点
“刚接手阎良区第二小学,虽然我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学校建筑陈旧、教学和办公硬件设施落后,这些现状依然让我倍感肩上的责任和压力。”苟红燕对记者说。
据苟红燕介绍,在学校急于寻找发展思路的时候,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阎良区委、区政府、阎良区教育局领导给予极大支持,阎良区教育局局长马辉多次到校调研、指导工作。教育联合体从西飞第一小学和阎良区第二小学中层以上干部中进行精心选拔,组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思想素质硬的“+校”管理团队。
“+校”要发展起来,必须找到薄弱的根本原因。苟红燕安排这支管理团队,12天走访了退休领导、退休教师、在职教师和家长共18位代表。经过12天的调研,反复讨论、研判,最终制定了管理“六同步”(即“管理、教学、教师、德育活动、家校活动,后勤管理”同步)、“两步走”(第一步:引领赋能。输入名校经验,联合体全方位相融。第二步:硬核提升。加强学校硬件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启了阎良区第二小学作为“+校”新的征程和起点。美好的愿景,让全校教师信心倍增,凝心聚力,同心向前。
同频共振奏响融合发展三部曲
2019年、2020年连着两个暑期对学校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进行改造提升,苟红燕带领着她的团队,几乎每天都呆在炎热的学校改造工地,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讨论、研究改造方案,大到设计图纸的修改,小到每个字的字体、大小、颜色都会细细对比、修改,争取做到最好。目前,美丽的校园环境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家长纷纷前往“网红校门口”打卡留念。
西飞第一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采用“六同步”的形式,在“名师+”研修共同体、名师的引领下,在同学科大教研组线上线下团队教研模式下,阎良区第二小学在实施计划、课程安排、备课教研、教学进度、教育活动、教师培训六个方面和总校实施同步,推进“电子备课”“五步研课”“快乐课堂”“思维型课堂”等教学改革,同时,全程“捆绑”监测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实现名校和“+校”教师队伍同发展、学生成长同进步、教育质量同提高、学校文化同繁荣。
“2020年9月,联合体深度融合,两校实现了同频共振,‘+校’软实力同步硬提升。\‘+校’提炼出师生特色活动——\‘凤凰花开之悦系列’,通过\‘悦分享’\‘悦提升’\‘悦成长’\‘悦关注’等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校’办学特色,让学生快乐幸福成长。”苟红燕说。
西飞第一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逐步奏响“相接、相融、相通”三部曲,赋能“+校”,阎良区第二小学硬件、软件齐更新,“+校”逐步变“佳校”,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华丽转身“+校”变“佳校”
在阎良区第二小学门口,该校退休教师李蜜香欢欢喜喜把孙子送到学校入学,她目睹着学校的变化,欣喜地对记者说:“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我每天都在关注着阎良二小的发展与变化。我在这里曾经工作过30年,看到学校一天比一天更美了,打心眼里高兴!”
记者在该校看到一年级学生羽纶的家长激动地拉着苟红燕校长的手说:“苟校长,真没想到,去年6月份校园开放日您给我们描述的学校发展愿景,如今全部都实现了,真了不起!我们把孩子送到您这里,放心!”
记者又采访了阎良区第二小学学生李宝珠,李宝珠说:“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鼓号队训练和全区比赛,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西飞第一小学‘名校+’鼓号队训练中我增强了团队意识,感受到了乐器带来的快乐。”
看到“+校”的变化,教师们更加用心地教书育人,家长们放心,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在新校舍里读书学习……这些背后,都离不开该教育联合体全体师生的努力与付出。西安市“名校+”工程的实施,赋予了“+校”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活力与发展,昔日的薄弱学校实现了华丽转身,“+校”变“佳校”。
本报记者王佳
新闻推荐
装修类投诉量下降 家装行业整体发展向好 建议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经营及口碑稳定的装修公司
近日,中消协网站发布了《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公布了11大消费投诉热点。房屋质量、装修材料质量等问题仍...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