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促进“+校”广大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切实发挥名校的示范引领作用,1月7日上午,在雁塔区西安市东仪中学集合了来自西安市航天中学、西安高新唐南中学、交大附中雁塔校区等8所学校不同科目的“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
名校和+校的教师团队进行了细致而热烈的交流研讨,名校教师肯定了执教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办法,“+校”教师虚心学习,教研氛围浓烈。
年轻教师通过不断“磨课”
打造更加精彩的课堂教学
2019年12月,东仪中学地理老师赵璟宇意外收到了“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李桂莲发来的邀请。“我当时非常激动,”随后赵璟宇和其他10所学校的19名地理老师进入研修共同体,她从负责研修活动的资料整理和宣传工作开始,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着不同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理念,为她进入省级课题打下基础。“相比其他参与成员,我既不是省市级教学能手,也没有特别出色的成绩。但在这个团队,作为年轻的教师,我快速提升了自己!”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生物老师杨飞虹凭借课程创新和专业的教学素养受到学生喜爱,去年4月,她被吸纳进唐南中学隋洁老师的生物科“名师+”研修共同体。同学科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共同“磨课”的经历给杨飞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看来,一堂课程设计得是否精彩而成熟,和它的设计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在研修共同体的打磨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教学目标,能够对生物课程标准达成共识,提高对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杨飞虹将所学积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获得了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一等奖、西安市实验说课大赛三等奖、高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的李小婷老师清晰地记得,2020年4月2日由她负责的美术研修共同体微信工作群正式建立,她用美篇形式第一次分享了学生抗疫主题的美术作品集合,开启了研修共同体成员的交流分享。
唐南中学的隋洁老师,在整个联合体组织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责任和成长。成为主持人之前,隋老师接受着其他老师和前辈的关怀和帮助。2018年她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当我成为教育联合体的主持人后,我就明白了,要做的不仅是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去帮助更多的老师提升教学。”用隋洁老师的话来说,教育本就是感恩、无私的,常常是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去推动另一片云,研修共同体的主持人们就是在主持工作中去影响更多的老师,为西安的教育,雁塔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名师+”研修共同体
让越来越多的好课堂走进学校
考核小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访谈、查看资料等完成对现场“名师+”研修共同体2020年度工作进展程度的考核,涉及32所小学、中学、幼儿园的41位“名师+”主持人。
唐南中学教研室副主任、“有趣语文研修共同体”主持人金乾波老师小结了他所主持的研修共同体的前期工作。金老师说:“研修共同体4月成立,5月召开线上培训会,6月进行了一次线下交流。研修共同体每年发表一篇论文(或教育叙事、教学设计),每学期讲一节精品课,每月读一本书,每周发一期简报。截至今天成员们共取得19项阶段性成果;共撰写7万余字的读书心得;发表25期简报,约25万字。”
2020年对雁塔区教育而言是腾飞的一年,这一年雁塔区教育局在学校硬件和师资投入上开足马力。“名师+”研修共同体就是雁塔区教育局在提升三年素质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一大壮举,也是雁塔区教育局提高教学质量的典范之笔。不少家长、学生反馈现在的一节课要产生过去好几节课的效果,既能学得多、学得好,又学得不累。
“名师+”研修共同体的辐射能力,让越来越多的好课堂走进学校中,让教师在成长和研修中燃烧激情,感受到身为教师的荣誉与担当。雁塔区教育局人事科苗劲松科长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考核将会形成完整的评估结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还将获得局里推荐的更广阔的学习成长平台,将积极辐射意义传播发扬。”实习记者 王媛
新闻推荐
■记者王海鹏实习生杜康琪《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雁塔区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