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高新区沣河绿道建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作为高新区“三河一山”绿道建设的主要承载区,明年4月底前,按照打造“生态城中河、活力新走廊”的目标,在这里一条串联区域山水资源、文旅资源的生态绿道将呈现在市民眼前,成为市民、游客享受都市慢生活,体验城市生态与文旅相融合的幸福廊道。
人水相亲城水相依
构建全域治水高新样板
沿着沣河两岸绿道项目望去,一汪清澈的河水呈现在眼前,不难想象,明年春天,漫步在蜿蜒的绿道间,一览波光潋滟、享受河光山色的惬意。这一切,都依托于高新区全域治水所取得的成效。
城市因水而兴,也因水而美。据介绍,近年来,高新区根据《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按照“理水、连水、活水、清水、赏水、玩水”的治水理念,全面开展全域治水工作。
2019年,高新区启动实施了沣河、金沙河、黄柏河、西干渠等辖区河道及主干支渠道的疏浚清淤工程,全区水系基本实现了“理水、连水、活水”,67个黑臭水体基本完成“一点一策”治理任务,4个市级以上水质监测点、19个区级治水监测点水质全部达到了IV类以上标准,实现了“灭五减四增三”治水目标。今年以来,高新区水环境提升工作按照“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原则,共推进全域治水三年行动实施项目5大类29项工程。新建加固堤防59.3公里,生态修复面积173.1公顷,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3座,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通过3年全面治理,实现了“河湖相通、河河相连、河河有水、鱼翔浅底”的总体目标。
同时,在水环境治理中,高新区高度重视水文化挖掘和水景观打造,以沣河、灵沼河、沣惠渠等水系将周文化、三灵文化、宗教文化、都城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串联;以“沣河八景”为核心节点,融合城市运动公园、洨河公园等8个节点,串珠成链,打造周史文化体验圈和生态文化展示圈,串联了千年治水文化脉络。
串联山水与文化
幸福绿道值得期待
“如今,以水治理为基础,以区域的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一条生态、绿色廊道也在加速推进。”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全市“三河一山”绿道建设工作安排,高新区段绿道总长约18.5公里,包括一级驿站1处、二级驿站2处、三级驿站6处,涉及沣河、潏河入沣口环境综合治理、沣河梁家滩运动公园三期、国际社区沣河湿地公园3个新建项目及梁家滩运动公园一、二期提升改造。
据介绍,目前,沣河、潏河入沣口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全线堤防主体已建成约15公里,栽植绿化乔木2167株;沣河梁家滩运动公园一期、二期已经全部建成,三期堤防主体、滩地整理已全部完成;国际社区沣河湿地公园项目已完成3.2公里的堤防建设及1600株绿化乔木种植……抽象的数字之外,沣河沿岸也随处可见“三河一山”绿道项目建设之后带来的变化。如今,沣河秦渡段沿岸的垃圾已经被绿植、水面及慢行步道取代,人可以在岸上看风景,也可以在亲水区域亲近水面;在沣河国际社区段,慢行道、绿化带、河堤线及外围50米绿化层次分明,已经初步呈现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
“在加速推进全市‘三河一山’绿道建设任务的同时,按照‘理水、连水、活水、亲水、赏水、玩水’的理念,我们将区域的沣河绿道建设长度增加至45.2公里。”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成后沣河两岸将被绿道全线贯通,并将在梁家桥、西汉高速桥、秦镇大桥等重要交通节点,骑行道尽量采用桥下穿方式贯通及与桥梁外地面道路联通的方式,满足绿道连续性的建设需求,实现全程无障碍通行。
同时,在治水需求基础上,高新区在河道沿岸设置河埠头、码头、亲水平台,形成形式多样的河岸线,打造丰富有趣的水岸空间,做到以水为核,依水塑景,让城市居民伴水而栖,亲水成趣。沣河绿道建成后,广大市民游客沿着沣河由南向北可依次欣赏到草堂水林,燕鸥花洲,阳光湖畔,云水梯台及千岛链、百花田、十里林五个主题的景观带。在这些美景间,将配套建设15座集休憩、娱乐等于一体的驿站,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记者南江远
新闻推荐
近日,雁塔区检察院以非法经营罪将阿勇进行批捕。据悉,小虎和小旗在阿勇的维修店里修烟机。在修理过程中,三人攀谈了...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