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深化实施“名校+”工程。
【开栏语】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是西安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各项任务工作的圆满完成,让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头号民生工程”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
这一年,是西安历史上新建学校、新增学位最多的一年。一座座美丽的新校园拔地而起,秋季开学投用新建、改扩建学校195所,新增学位19.4万个,更多好学校办在群众家门口。
这是西安市委、市政府交出的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也是各区县、开发区只争朝夕、担当实干结出的累累硕果。即日起,本报开设《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区域“教育答卷”》专栏,从广大市民的视角,用师生和家长的深切感受,真实反映西安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文/记者王燕图/记者冯炜
今年夏天,家住碑林区的市民康锦峰全家经过慎重考虑,放弃了民办学校小升初“摇号”,给女儿小康选择了学区的公办中学——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中学)。
“事实证明,我们选对了!”康锦峰高兴地说,“学校学风浓厚,老师认真负责,女儿在校学习生活得十分愉快,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都羡慕地说,我们家赶上了西安教育最好的发展时期。”
家长放弃“摇号”选择家门口学校
11月17日下午,冬雨迷蒙。记者走进西安市含光中学,葱茏的绿植、繁茂的花木立刻映入眼帘。高大巍峨的教学楼里传出琅琅读书声,时而高亢激越,时而深沉婉约,令人不由驻足,聆听这校园里最美的声音。
13岁的小康在该校初一就读,自9月份入学以来,她已经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很喜欢我的学校,这里环境好、离家近、老师教得好、同学们之间也很友爱。”
“自从孩子上小学四年级起,我就开始留意周边的中学了。”小康的父亲康锦峰坦言,自己也在含光中学上过学。由于当时含光中学教学质量一般,街坊邻居们很少有人愿意让孩子去就读,于是他早早做好了“摇”民办名校的准备。
然而,今年6月,在学校正式挂牌为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后,康锦峰带着小康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校园开放日”活动,看到母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老师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耐心细致的态度,康锦峰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经过全家考虑,他和女儿放弃了“摇号”,第二天就直接到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报了名。
老师工作忙压力大,但干劲足成长快
家长和学生对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的肯定,源于碑林区教育局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深化实施“名校+”工程。
2018年8月,在“名校+”工程中,西安市含光中学成为西工大附中联合总校分校;2019年,西工大附中总校派出两位名师担任含光中学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并派出一名副校长长期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今年9月,总校加大扶持力度,选派教学副校长、教导处副主任各一名及9名学科教师深入教学一线。
含光校区和总校保持5个同步——作息时间同步、学生管理要求同步、课程安排同步、教学模式同步、质量提升同步。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初二年级数学教师、班主任卫雅婧说,含光校区的教师有了更多的提升机会,大家时常到总校参加大教研活动,学习总校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节奏快了,压力大了,但我们的干劲更足、成长更快了!”现在,含光校区教师的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专业素养快速提升,近两年共有11人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爸爸的母校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今年8月,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新教学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还高品质建成了师生食堂和午休公寓。师生们在华丽蜕变的新校园里工作学习,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在心中升腾。
“学校学风浓厚,老师认真负责,我越来越喜欢这所学校。”初中生小康说,“这也是爸爸的母校,真高兴她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如今,我们的生源数量逐年攀升,学区学生纷纷回流。”西安市含光中学校长周昕涛告诉记者,随着“名校+”工程不断深入推进,2018年新初一招到106名学生,2019年增至208人,今年则达到316人。随着生源数量增加及办学质量提升,学校高中录取分数线也逐年上涨,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
新闻推荐
“以前出门买东西,接送孩子上下学都得绕路,现在路通了,别提有多方便了!”11月10日,站在航天北路,家住金水园安置房小区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