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安历史上新建学校、新增学位最多的一年。图为新建的高新第三十一小学校园一角。(记者 冯炜 摄)
■首席记者张端实习生梁婷
“儿女不在身边,我一个人做饭太麻烦,买着吃又太贵,有了‘饭大爷’,真是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吃饭的大难题。”提起“饭大爷”,普天小区77岁的独居老人王静茹赞不绝口。
早餐3元、午餐7元、晚餐根据个人需求不同3元至5元不等,实惠的价格、足量的饭菜、可口的味道……如今,越来越多的“饭大爷”老年助餐点让古城老人们不再为吃饭发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老年人的吃饭难,是保基本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仅在新城区韩森寨街道新园社区、东方社区两家“饭大爷”老年助餐点,办理饭卡的65岁以上老年人,已从最初的3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900人。
“助餐点是公益性质。运营近两年来,午餐一个全荤、一个半荤、两个素菜只收7元,价格从未变过。”负责上述两个助餐点运营的陕西大洋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立洋告诉记者:“街道办协调企业、学校免费提供场地,负责装修,企业节约了租房和买设备的费用;民政部门根据助餐点服务老年人的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的补贴;老年人习惯提前就餐,这让助餐点在饭点可以对外营业,这一块产生的利润也可以补贴助餐点的正常运营。”
多重措施齐上阵,为“饭大爷”持续运营、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人吃饭难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解决。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提幼童,生活在这座文明城市的每一位市民,无不感受到古城西安的巨大变化。
“今年孩子上学一点儿没费劲,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今年9月,秦先生的儿子小鹏鹏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萌新”,就近入学新建的高新区第二十二小学,让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省了不少事。
今年秋季,西安共建成投运195所学校,新增学位19.4万个。其中新建学校144所,占总数的74%;公办学校171所,占总数的87%,是西安历史上新建学校、新增学位最多的一年。
“这几年西安的变化太大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变美变干净了,居民小区环境变好了,最大的受惠者还是我们老百姓!”居住在柿园路的李顺年大爷发出由衷的感慨。
的确,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入,西安人正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扎实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到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从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到不断健全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打通一条条断头路,到实施迎十四运城市文明综合提升工程……今年来,西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薄弱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创文成为西安关注民生、为民造福的平台和载体,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继出炉,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文明城市的根本逻辑是让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市民是城市的主人,西安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争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让群众广受益、得实惠。
翻开“文明城市”这张成绩单,“民生”两个字赫然写在最显眼处: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中心、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等10所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新增床位1万张,把西安打造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启动36个城中村(棚户区)拆除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00个、背街小巷342条,打通断头路38条,完成89条主城区道路253.8公里架空线缆落地等。
——今年PM2.5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系统推进全域治水碧水兴城,主要河流消除劣V类,完成70%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以十项重点工作破题,加快火车站改扩建和高铁新城两大枢纽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全面开工。
——加紧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加快推进小雁塔片区、易俗文化旅游片区、三学街片区、丝路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域治水、“三河一山”超级环线绿廊、护城河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山水西安,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西安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提升“软件”水平,在一件件为民实事中,在一件件难题解决中,文明城市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真正建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陈梦扬)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按照西安市出台的《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的实施意见》...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