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天气不错,适宜出游,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去了郊区公园或者山里游玩,寻觅自然的快乐。然而本周内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就连续接诊两名被蜱虫咬伤的患儿。医生提醒家长注意防范蜱虫,孩子若被蜱虫咬伤一定不要慌,正确处理是关键。
5岁男孩瑞瑞周末跟着妈妈去了秦岭山里的农家乐,回家后妈妈无意中发现孩子的肚子上多了一个”黑痣”,仔细一看怎么像个虫子,怎么也弄不下去,就赶紧带孩子回城里求医。到了医院瑞瑞的妈妈从医生那里得知,这个黑虫子叫蜱虫,被它叮咬危害可能会很严重。但此时小虫头部已经深深扎入皮肤,正在吸血,几只小脚还在动。考虑到虫子叮咬时间较长且叮咬很紧,接诊医生在局麻下,将虫子和叮咬部位的皮肤组织一并切除,避免蜱虫可能传播疾病的风险,看到虫子终于离开孩子,受惊的妈妈才长舒一口气。医生告诉她,孩子还需要口服几天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
7岁的小林就没那么幸运了,小林只是周末跟着爸爸去了一趟公园,回家之后洗澡的时候就发现后背上有一个黑虫子,爸爸二话没说就把虫子强行给拔掉了。结果虫子叮咬的部位红肿越发明显,到了医院才知道这是蜱虫咬伤。因为担心虫子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小林又接受了皮肤活检,所幸没有发现孩子皮肤内有虫体的残留,不过未来一段时间小林还需要进一步伤口消毒以及观察随访。
医生提醒
别生拉硬拽,蜱虫头部留在皮肤内易感染
正确处理方式:用酒精、点燃的香烟或者香头等刺激蜱虫,使其自然脱落
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科专家表示,蜱虫俗称草爬子,它常蛰伏在森林牧场、草丛、或牲畜皮毛间,通过吸食人畜的血液为生,也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虫叮咬的危害有哪些?蜱虫叮咬部位会出现皮肤充血水肿,虫体分泌的毒素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还有间接伤害,蜱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蜱虫可以传播的主要是各种病毒,可引起的疾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肾出血热、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及莱姆热等。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常见,这是蜱虫传播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伴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蜱虫叮咬人后会持续吸血,它的口器有倒钩样结构,吸血时头部包括口器是深深扎进皮肤里的,如果生拉硬拽,很容易将蜱虫头部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若被叮咬后立即拔掉了虫子,这种最好检查虫体是否完整,伤口是否有虫体残留,如果没有异物残留可以消毒伤口后观察随访,一旦有发热、乏力或者皮肤出血点等表现应立即住院。
正确处理方式是用酒精、点燃的香烟或者香头等刺激蜱虫,使其自然脱落,蜱虫怕热,受到刺激就会主动松口,从伤口处脱落,不过在烧烫虫子的时候要避免烧伤皮肤。如果自己不会或者不敢处理的话,最好直接去医院,由医生来处理。
医生建议广大家长,带孩子尽量少去一些偏僻的草地或者森林,野外出游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空旷的植物稀少的地方。尽量减少孩子皮肤的暴露,去森林草地的时候可以穿长袖长裤,尽量少暴露一点皮肤,并且收紧袖口和裤脚口,不要在野外太长时间的坐或者躺着,给孩子身上可以喷一些驱虫液等,这些做法都可以有效的预防被蜱虫叮咬。随时检查孩子身上有无虫子,一旦发现早期处理。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陶颖)记者昨日获悉,随着奥体中心“一场两馆”的全部竣工交付,西安公交集团将于8月31日开通全运1号线公交线路,方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