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文青
8月16日,西安的天空飘着小雨,14岁的小李孤单地蹲在华山二十街坊一居民楼的过道里。
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上不愿写暑期作业,平日里就“管不下”的小李趁着父母不在家,拿着手机离家出走,过起流浪的生活。不知不觉,小李已经浑浑噩噩在外流浪了近半个月,平时他就在居民小区的楼道里蹭Wi-Fi玩手机,时常会有热心居民给一些吃的让他充饥。
8月16日,华山社区二十街坊的热心居民看小李蓬头垢面、衣衫不洁,已经在楼道待了很多天,于是报警,想让民警帮助他回家。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长乐中路派出所出警民警将小李带回派出所。看着稚气未脱的少年身上脸上满是尘土,民警给小李倒了水并让他洗了脸。小李一直不肯吐露心事,也不愿提供家长、亲友的联系方式,更不愿意接受救助。
值班民警党宝龙一边通过公安系统查询少年的家人信息,一边对近几日的全市人员走失警情进行梳理,最后,终于通过关联查询发现了小李的家人信息。民警立即拨打小李家人的电话,经过核实确定小李就是他们正在寻找的孩子。
为了防止小李再次偷偷离家出走,民警叮嘱家属一定要克制情绪,多沟通交流,用理性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小李母亲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激动不已。当天,家人带着小李踏上了回家的路。
无独有偶。8月23日晚,窗外小雨淅淅沥沥下着,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土门派出所值班室来了两位焦急的群众,称自己的母亲于当日早上外出后至今未回,老人已经81岁,全家人都非常担心她的安全,希望民警帮助寻找。
由于老人年过八旬,神志不清,身上没有任何身份信息标识,又是雨天,时间越久越容易发生意外。土门派出所值班民警一边安抚报警人情绪,同时迅速上报当日值班领导。
“当时下着雨,给寻人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且身体不好,值班所长李建国立即安排部署警力,分头展开查找工作。民警陈佳康驻守监控室,根据报警人描述及老人日常行动轨迹,利用视频监控,分析研判老人走失路段和区域。另一方面,社区民警将老人体貌特征和照片转发至各社区群和朋友圈,发动广大群众和志愿者帮助寻找。李建国带领值班巡逻民警段国召等人冒雨走访排查,深入沿途小区、工地进行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夜未眠的民警经过全力搜寻,于8月24日上午在高新区某地将走失老人找到。
民警将老人带至派出所,给她拿来热水和食物,同时给老人披上了暖和的外衣。眼瞅着能跟儿子回家,老人的脸上露出笑容,她一边向民警投去感谢的目光,一边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的无声胜过有声。
新闻推荐
西安2020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光伏企业年度补贴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本报讯(记者黄晓巍)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为鼓励光伏企业加快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的通...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