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岁的西安钟楼
修缮后重新开放
新华社西安8月26日电 (记者杨一苗) 宝顶重新贴金、更换部分琉璃瓦及方椽……有600多年历史的西安钟楼经过修缮,于26日重新开放。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西安市广济街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据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介绍,由于长期受风吹日晒、飘雨尘积等因素影响,钟楼出现了瓦顶雨水渗漏、椽望局部破损糟朽、油饰起皮脱落、饰面霉变、宝顶油饰局部脱皮等病害。
为使钟楼文物本体能够“祛病延年”,经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批准,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从6月10日开始对钟楼宝顶、屋面、檐口、飞椽、外金柱等进行闭馆修缮。
本次修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钟楼进行的第六次修缮,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对宝顶进行修缮。此次对宝顶贴金共用了3800余张金箔,贴金箔完成后除了美观,还可以对宝顶起到防雨防腐的作用。
在修缮过程中,文物修复工作者对从钟楼上拆下来的琉璃瓦、方椽均进行了登记、编号,保存完整的琉璃瓦和方椽继续放在原位置上使用。专业人员还对钟楼整体结构和承重进行持续的结构变形监测,监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
新闻推荐
陕西文物探探探 第11期 修缮后昨正式开放 揭秘西安钟楼“前世”“新生”
2020年8月26日,经过为期76天的修缮之后,西安钟楼正式开放。开放首日,华商报文物报道融媒体传播栏目“陕西文物探探探”第一...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