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雪娇
为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少数民族流动群众到西安学习工作生活,切实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致富。近年来,西安市民宗委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存在的语言交流障碍、就业技能缺乏、子女转学困难等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指南针”,围绕“爱心西安·守望相助”核心主题,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在帮扶中服务、在服务中结亲,浇灌民族团结绚丽之花。
开展智力帮扶活动,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先后以不同方式举办了5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和职业技能学习提高班,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高在西安发展创业技能,以及融入西安、建设西安的本领,三年来共培训学员300余人。“不会说普通话,不懂政策法规,在西安务工经商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和误会,还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学习汉语可以方便交流,增加就业能力和收入,作为公民学点政策法规很有必要,可以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曾多次参加就业技能提高班并从中获益的务工经商群众代表吐尔逊·斯拉木深有感触地说。
开展民生服务和表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示范经营户活动,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先后协调解决了100余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以及30多起各类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人和事,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各种技能培训等活动,联合市民委委员单位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宣讲居住办理、医保、社保以及保障性住房申领等事关民生的政策法规知识,与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表彰了全市20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示范经营户,极大增进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西安、热爱西安、奉献西安的主人翁热情。
开展各类节庆慰问和民族文艺汇演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斋节期间,西安市民宗委都要选派优秀民族工作干部到各清真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看望慰问,并与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一起开展民族文艺汇演,促进各民族同胞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通过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西安市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故案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晓云)近日,在小雁塔片区拆除工地上,一台移动式建筑垃圾粉碎机正在工作。随着铲车将建筑垃圾送进喂料机内,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