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中国古代官德(五)

来源:广安日报 2020-07-19 02:04   https://www.yybnet.net/

□雷盛成

B.齐家为基

——古代对官员家庭美德的重视

家和万事兴。我们今天所提到的“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其中“家庭美德”,古人也十分重视。例如,《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一年,北魏孝文帝特下诏重申兴“乡饮礼”,规定“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

齐家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孝悌,家和,乡情。

孝悌

即为孝顺和悌爱。

孝,即孝顺、孝敬,是对父母、长辈之情。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往往由孝推及忠于国家、忠于君王,孝是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因而孔子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孟郊是孝的楷模。孟郊的母亲曾三次送他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第三次参考,终于高中进士。唐代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但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考“贴经”,考题是将儒家经典文句,用纸贴掉几个,要求应考人把贴掉的字或文句补写到贴纸上。这主要考死记硬背,很难考出应考者的实际水平。进士科则是考诗赋,考试形式也较灵活自由,可以考出应考生员的才学。另外,明经科录取者多,约占十分之一二;进士科就难多了,应考生员上千人,录取的不过二三十人。所以孟郊能考上进士是很不容易的。新考取的进士,照朝廷惯例,要在长安曲江池游宴,并到慈恩塔(即今西安大雁塔)下题名留念,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大街上游乐。此时此刻,孟郊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简直可以说是得意忘形,于是随口吟出《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中进士时已是46岁,所以“春风得意马蹄疾”,其心情可想而知。中进士后,一路东游开封和绍兴等地,50岁时才得到朝廷任命,担任溧阳县尉。这是位于县令、县丞、主簿之下的九品官,专管捕缉盗贼的营生(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长),与进士等第很不相称,失望中的孟郊为了供养母亲,无奈走马上任,并立即迎接母亲裴氏到溧阳。由于心情不好,孟郊工作不是很认真,常常以诗为乐,被罚半俸(工资只发一半)。他的千古绝唱《游子吟》便写于溧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苏轼《读孟郊诗》感叹到:“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却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1992年,香港获益出版公司主办了“最受欢迎的唐诗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以最高得票而名列榜首。该诗后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为小学必修教材。可见此诗在海内外受欢迎的程度。

江苏常州下辖的溧阳市作为《游子吟》创作原地,并被诗人自注为“迎母溧上作”,使得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与《游子吟》结下了不解之缘。溧阳因有《游子吟》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引以为荣。在溧阳地区可以看到不少与《游子吟》相关的作品、景观,在5A级风景区天目湖度假区牌楼处有《游子吟》大型雕塑,市人民广场有《游子吟》石柱雕塑等。为了传承孟郊和他的千古绝唱所蕴涵的感恩文化,溧阳营造感恩之城,大爱之乡,以打造有文化魅力的“明星”城市。

悌,即悌爱,指兄弟友爱,互帮互助。同时将兄弟之情推及于朋友、同事和邻居。

苏轼、苏辙是悌的典范。二人虽然个性文风截然不同,但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几乎贯穿他们的一生,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自己实不如子由,“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几十年间,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当然,苏轼写给弟弟的词,最著名的当属《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值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欢饮达旦。他大醉之后,举杯邀月,拍手狂歌,起舞徘徊,清影风露之中,今夕不知何夕。猛然想到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轼顿时生出无穷无尽悲欢离合之感,一时不能自已,神来之笔,潇洒挥舞,作成千古绝唱之《水调歌头》。

全词构思奇幻,豪放旷达,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卷舒自如,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全篇皆是佳句,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此词自诞生之日起,大家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尤其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即或不必尽废,而苏轼此词自当高出一头。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平日里的好友人人自危,大多不敢出头为他说话。苏辙也因受牵连而日子难过,但他不仅未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奏宋神宗,欲学汉代“提萦救父”之举,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在狱中,苏轼写了两首绝命诗,其中有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叮嘱狱卒转交苏辙,自己差点自杀。宋神宗本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如此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宋元丰二年(1079年)12月,“乌台诗案”终于结案,苏轼死罪赦免,但活罪难逃,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筠州监酒。1102年,苏轼在常州逝世,葬在河南郏县小峨嵋山。其后,苏轼儿子苏迈、苏迨等生活艰难,虽然当时苏辙遭到贬官减薪,日子也甚节俭,但他毫不犹豫地倾力相助,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一处,终于渡过难关。1112年,苏辙临终时,命子孙将其遗骨安葬在兄长身边,此墓地遂有“二苏坟”之称。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与古典文化同行

西安尊德中学初二(7)班胡逸飞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不断学习阅读中,我越来越喜欢那些闪耀着智慧的古典文化...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古代官德(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