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从西咸新区获悉,在日前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中,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案例获全国推广。案例评估意见指出,西安咸阳机场协同运行模式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打造国家航空运输枢纽方面的重要举措。本项举措通过成立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基于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打造了西安咸阳机场的协同运行机制,切实提升了机场航班的正常率,带动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一条具有显著可复制推广性的改进型创新举措。
深挖资源潜力做文章探索高效运转新模式
据了解,西安咸阳机场有60多家航空公司驻场运行,日均起降航班900多架次,飞越航班1700多架次,空域、时刻、机位等资源矛盾进一步凸显。曾经有每天约10%的航班不正常在这里成为常态。为了突破瓶颈制约、提升运行品质,西安咸阳机场公司联合民航西安各单位在运行组织管理上谋变革,在深挖资源潜力上做文章,逐步探索建立大型枢纽机场高效运转的新模式。
2017年,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正式挂牌成立,并吸纳了东航、海航、地勤、油料等单位参加。新建的运管委通过构建起决策层、协调层、组织层、实施层四级协同管控框架,实际上将航空公司运行管理体系、机场保障管理体系、空管运行服务管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融为一体。
创新协同运行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全国首家融合CDM数据的ACDM系统,运管委全面整合了空管、机场、地勤等8个运行主体、20多个生产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时间节点可预测性,保证了各单位间信息畅通,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机场整体运行效率。
与此同时,协同运行的机制创新也在稳步推进中。依托四级管控架构和运行管理平台,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实施了六大协同机制,即空地协同放行机制、航班分类处置机制、不利条件运行机制、关键资源统筹机制、地面运行督查机制、运行评估提升机制。
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自运管委成立以来,西安咸阳机场放行正常率和始发正常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地面滑行时间、关舱等待时间和航班延误时间明显缩短。模式的创新带来了实际效益,据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咸阳机场出港航班平均滑出时间缩短3.5分钟,累计减少碳排放8万吨-9万吨,按照机场4000万量级估算,预计每年可节省燃油成本5000万元左右,进一步降低了燃油成本和碳排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报记者周婷婷
新闻推荐
7月1日,有西安市民拨打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未央区北二环东段市政馨苑小区2010年10月份整体交房,业主2011...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