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银院长向记者讲述武汉战“疫”背后的故事史铭斐 摄
庚子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2月4日晚,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匆匆踏上前往武汉的列车,他就是已过花甲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为了早一点抵达救治前线,他等不及第二天的高铁,而是选择乘坐“夕发朝至”的列车星夜兼程赶赴武汉。“早去一点,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施秉银说。本期记者会客厅邀请到了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带大家一起聆听这位硬核战士讲述战“疫”背后的故事。
花甲之年战一线
他们在大家眼中是最美“逆行者”,然而在父母眼中,依然是个孩子,施秉银也不例外。此次出征武汉,为了不让老人担心,他隐瞒了去武汉“战”疫的事儿。他说,其实这次去武汉,自己已经给家里人把后事都交代了。“我爱人对我倒没有过多担心,她只是对我说,你带这么多人出去,万一有点啥事,你怎么给人家家里人交代。”说到这里,施秉银眼圈泛红。
抵达武汉后,施秉银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战斗中,处理事务都是“小步快跑”。他亲自参与对重症患者的诊疗,常常是刚忙完白天的工作,就“无缝对接”晚上的指挥部会议,同各方负责人沟通,部署后续工作。回到医疗队驻地,还要实时了解患者收治情况,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施秉银带领的医疗队接管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七八病区,主要接收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病人的情况非常严重,医疗救治工作压力很大。”施秉银坦言。为此,他提出要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把降低病死率作为首要任务。经过施秉银的倡议和协调,由其牵头组建了“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组”,成员包括各大医疗队的顶尖专家。
施秉银说小组建立了重病例每日讨论机制,实施“一人一策”,集合多学科力量,组织多专家远程会诊,按病情轻重缓急对患者分层,动态调配医护人员,保证最强力量救治最重病人。小组成立后,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这次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90后占到总人数的30%左右。进入武汉病房后,年轻的医护人员压力很大,有的人甚至进入病房后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好在经过积极地调整,大概三四天以后,所有的年轻医护人员都适应了环境,表现十分出色。”看到很多病患经过陕西医疗队救治后,从重症变成轻症病人,从轻症病人到康复出院,施秉银表示,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到武汉做出应有的贡献,感到非常自豪。
心忧病患书大爱
施秉银在节目中回忆,在湖北“战”疫的这几十天里,他经历了太多的感动。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送武汉大学89岁的一级教授黄老先生出院,创造了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最高年龄出院患者的纪录。
“那天我们一次出院5个病人,他们都抹眼泪,说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完全康复以后要到西安来看看医护人员,其中就有黄老教授。当时,黄老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放,他告诉我,女儿回国后一定叫她到西安来看我,当面感谢父亲的救命恩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患者,亲手写给我们的感谢信,上面这样说,‘看到你们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眼罩上满是雾水,我真的很心疼你们。希望你们用精湛的医术消灭新冠病毒,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我也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我们一起加油!’这让我十分感动。”施秉银说,不仅如此,在生活护理方面,护士们更是千方百计给病人各种各样的关怀,病区刘爷爷过七十大寿,没有生日帽,护士用硬纸盒做了一顶,没有生日蛋糕,把酒店的小蛋糕组合到一起,还制作了生日卡、长寿面、荷包蛋,带去了苹果和汤圆,刘爷爷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了与病人交流更顺畅,医疗队还专门建立了医护患微信群。群里有医生护士,还有患者及家属,这种直接的交流一下子把大家的关系拉近了。有了微信群以后,可以一天24小时跟病人保持联系。病人有任何的问题,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就可以知晓。病人思想上有什么困惑焦虑,医护人员也能及时掌握,对症处理。“医院人文关怀做到位,也是我多年在医院管理上的要求,没想到在武汉完全实现了,所以非常满意。”施秉银说道。
关注互联网医疗
节目中,除了和观众分享武汉“战”疫背后的故事,经历了此次疫情的施秉银院长还围绕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作用,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施秉银表示,此次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疫情时期,相关部门还需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因为发展互联网医疗是一个趋势,相关部门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毕竟它是一个新生的新业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一定的技术手段做好监管。再者,就是如何让医保更顺畅地和互联网医院连起来。未来整个中国互联网医疗将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活动的组成部分。
“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不论从医生还是病人来讲,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后天南海北的病人可能不需要再跑到北京上海,在网上就可以和专家自由交流。此外老百姓看病过程当中产生的费用也将大大降低。互联网医院未来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时代的必然的要求,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此次疫情,除了医疗救治外,把医学科研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施秉银表示,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在所有疾病救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医学研究要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使科学研究真正对疾病防治产生重大作用,这可能是下一步医院建设或者卫生体系建设当中要优先考虑的事情。记者张黎娜实习生刘悦
新闻推荐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用工信息。(首席记者李明摄)本报讯(首席记者轩辕杨子)6月30日下午,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在...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