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瑞文/图
“过端午,挂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6月23日下午,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十科的走廊,20名孤独症儿童在家长、医生和护士的引导下亲手制作中药香囊,在情景式教学中体验端午节习俗。
放香料、塞棉花、绑香囊,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对于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等特征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医生首先引导孩子们用鼻子闻香料,用手和脸感受棉花的柔软,并将每一个步骤都分解成简短、清晰的指令,鼓励孩子们亲手完成香囊的制作。
“闻闻,香。”4岁的睿睿是第一个做出香囊的孩子,他得意洋洋地将香囊挂在胸前,用小手指着妈妈的鼻子说。据睿睿妈妈介绍,今年是她和睿睿在脑病医院度过的第三个端午节,她目睹了孩子成长中质的变化,“孩子最开始看到人多就会恐慌哭闹,甚至用头撞墙,现在已经有了亲近人、感受情绪的表现了,家长们都很喜欢这样的融合活动。”
脑病十科主任赵宁侠表示,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除了个性化治疗及康复教育,形式多样的融合教育也必不可少。为了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收获成就感,今年的自制香囊活动根据孩子的功能情况降低了难度,更藏着医护人员的“小心思”。
早在一周前,护士们就提前缝制了香囊“外衣”,医生则辩证开出“端午处方”。石菖蒲、益智仁、香附、艾叶和薄荷等十余种中药经过研磨,摇身一变成为“香料包”。最后,再由孩子们亲手完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特制香囊”。
赵宁侠介绍,“特制香囊”除了具有传统香囊避瘟防病的作用外,还有醒脑提神、益智填髓、豁痰开窍等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药用功效,更寄托着全体医护人员对孩子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的美好祝愿。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做的香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静)端午节期间(6月25日-6月27日),市民用户可免费骑用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端午节期间,西安市公共自行车194...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