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查房有一段情,被患者深刻铭记;有一份爱,让患者永远感激。那是因为这份爱给了他们重获幸福、健康、生命。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语:“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服务热情周到,不但给我们治好了病,还节省了不少钱。重症医学科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满意、放心,是我们值得信赖的科室。”
近年来,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充分借鉴国内外行业管理成熟的专科模式,注重中医传统内涵建设,重症医学科在董培贤主任带领下迅速发展,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水平,优质的医疗服务使重症医学科成为陕西省内闪耀的医学明珠,多项医疗技术紧跟国内最先进的单位,质量控制位列省内前茅。使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再一次绽放。
身先士卒带领科室向前冲
2015年西安市中医医院北迁之后,董培贤主任受医院之托,创立了重症医学科。从此,她既要负责医院最前沿的窗口和门面——急诊科,还要负责临床科室最终极的后盾——全院的危重诊治平台。董培贤主任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各类型休克等危重症的救治,基础扎实,思维缜密,反应敏捷,获得全院同仁一致的信任和钦佩。为让科室医务人员快速成长起来,董培贤主任身先士卒,手把手带着低年资住院医师48小时值班,将医生轮流送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大型医院ICU学习、进修,掌握先进技术和理念,逐年外派医生参加朝阳医院机械通气学习班、协和医院血流动力学大会、华西医院CRRT培训班、华山医院抗生素培训班等国内相关领域最顶级的学习班。重症医学科在董培贤主任的带领下,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积累经验,一项技术一项技术地突破,成功开展西安市中医医院第一次人工肝技术,第一次经皮气管切开微创技术……成功抢救多名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严重电解质紊乱、术前术后病情危重患者。在董培贤主任的带领下,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实力跻身市级医院前列。
真情呵护视患者如亲人
去年5月20日,呼啸而来的救护车送来一位高热、深昏迷、持续抽搐的年轻患者。随同人员是他的老师和同学,他是一名研二的学生,5天前出现高热,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在校医院及社区医院打针输液后不见好转,后来出现意识不清紧急转入急诊科。病情很危重,董培贤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刻指示收住ICU!她说:“如果抢救不及时,短短几分钟患者就可能死亡,必须毫无保留地抢救。”
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董培贤主任守在医院片刻不离、随时指导抢救,病房护士长满是心疼,为她订了盒饭,一些不知情的患者甚至以为董培贤主任和这名患者是亲戚。经过精心治疗,病人终于从昏迷中苏醒,看到的第一个人是董主任,听到的第一句话是“你没事了”,而她因为熬夜眼睛布满血丝。经过精心治疗,患者未遗留任何并发症,后来痊愈出院,毕业后去了当地高校任职。
精益求精让生命重新绽放
在董培贤和她团队的带领下,西安市重症医学科,每天都在上演生命重新绽放的奇迹。近日,西安市中医医院ICU收治了一位97岁高龄的重症肺炎患者,才从外院出院不久又出现气喘、咳嗽、咳痰、嗜睡、心肺功能衰竭,检验结果提示严重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董培贤主任医师接手后,就患者的治疗组织了科内讨论,针对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制定了治疗方案及预防并发症预案,并要求详细观察、监测相关指标,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叮嘱关注每一个器官、系统的变化。在短短的1周内,患者连续闯过感染关、多脏器功能不全关,病情逐渐好转,18天后康复出院。
董培贤主任经常组织科室病例讨论,特别是疑难、危重、死亡病例,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常常是到了饭点,讨论还未结束,全体成员就边吃饭边探讨。她常说要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突破,没有一份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是绝对完美的,通过不断地寻找不足和差距,以便给患者最佳的治疗。
对业务精益求精,对患者真情呵护,对生命充满敬畏,这就是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董培贤主任的工作真实写照。董培贤和她的重症医学团队吸引着陕西各地市患者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经常有省外危重症的患者呼叫120转运至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也常常有病重的患者慕名要住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董培贤主任把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当作自己的使命,立足三秦大地,诠释着守护生命高地的无限忠诚……
精湛的医术,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缔造了西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响亮品牌,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都将倾尽全力不断发展,用他们精湛的医术让更多的危重患者重获新生。张毅伟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魏晓飞)日前,西安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西安经开区分会揭牌成立,致力于打造政企间的桥梁,企业与企业间的纽带,将在产业...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