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泓)“我们不曾相识,而你的出现给了我重生的机会……谢谢您让我有机会回到亲人的身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级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张同,日前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救治了一位江苏籍血液病患者、一个42岁的母亲。
上大一时,张同积极报名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样本,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没想到4年多后的2020年2月,他接到配型成功电话。“有位江苏的白血病患者与你的骨髓配型成功了,现在情况比较紧急,需要你在三天之内考虑是否愿意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如果同意,我们将进一步采集血样,为你做高分辨率的配对检查。”
“一开始我还有点懵,不过回忆起献血救人的初心,又上网查了一下目前的配型成功情况,我决定说服父母同意我去手术。”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种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张同的家长也曾表示过担忧,但重重顾虑都被儿子的坚定决心和耐心解释打消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真的是救人一命的事,是值得做的事。”张同的父母说。
三月中旬,张同接到前往西安做高分辨率配对检查的通知。由于当时正处于疫情紧张时期,还在河南南阳家中的他意识到,没有私家车也没有公共交通,人员的省际流动会非常困难。而他要救助的患者近期已经病情加重,不能再等下去了。
“一定有办法的。”张同赶紧尝试联系陕西省红十字会及河南省红十字会,协商能否将他的资料转移到河南,在郑州就近捐献。最终,他如愿以偿了。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5月7日,张同如期入住河南省肿瘤医院做术前造血干细胞动员。因为正常人的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并不能达到要求,所以张同每天早上7点和晚上7点都要打一次动员剂,直到捐献那天早上打完。每次打完张同身体都会有些不适,有时晚上不舒服只能吃两片止疼片来保持睡眠。就这样,一共九针,张同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5月12日早上8点,张同准时躺上手术台。整个手术持续近210分钟,总共采集了他20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手术顺利完成。
“既然一开始选择了捐献,我就要尽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张同笑着说:“再有需要,我还会去的!”
新闻推荐
设有围挡的人行通道里,一男子边走边抽烟,身边的行人连忙掩鼻;一间不大的小餐馆中,酒过三巡的几人吞云吐雾,其他食客投去嫌弃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