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西安市市长李明远作政府工作报告。李明远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迎全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十项重点工作的突破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保持物价总体平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上下达任务。
2020年西安重点工作任务都有哪些和市民密切相关,请到这里看一看。
一
聚焦办好“十四运”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1.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
2.抓好“四主一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和火车站北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机场三期等重大工程。协力推进西银、西延、西十、西康高铁项目和外环高速南段等高速路项目建设。
3.全面实施地铁三期规划,开工建设10、15、16号线,确保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建成运营,14号线实现“三通”。
4.开展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年内建成公交场站10处、公共停车位不少于2万个,新增公交车辆1000辆,新开通和调整公交线路60条以上。
5.扎实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启动36个城中村(棚户区)拆除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00个、背街小巷342条,打通断头路38条,高标准完成架空线缆落地年度任务。
6.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速布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年内新建5G基站9000个。全年城建投资突破1000亿元。
7.高标准做好“十四运”筹备工作。加快24个场馆、西安全运村等建设,启动会展中心二期项目,确保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奥体中心7月1日前试运行。
二
紧盯“五强”目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1.着力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依托三星、陕汽、西飞、西电、西部超导、杨森等龙头企业,做强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6大支柱产业,年内实现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3200亿元以上。
2.依托华为、中兴、铂力特等龙头企业,做大人工智能、机器人、5G技术、增材制造、大数据与云计算等5大新兴产业,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以上。
3.做优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年内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
4.设立“市长特别奖”,对先进制造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先进个人和团体予以奖励。
5.支持华为鲲鹏生态项目加快建设,努力把华为鹤鸣湖基地打造成世界一流产业基地。实施100个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全年工业投资增长9%以上。
6.大力推广“陕鼓模式”,支持制造企业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完善提升西安工业云平台。
7.加快构建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年内引进培育4A级以上物流企业38家;加快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龙门行动”计划,年内新增上市公司5家,金融机构突破190家。
8.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扶持计划,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育库”,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120家以上。
三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丝路科创中心
1.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研发平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年内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0个。
2.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西咸、高新、经开等重点板块,加快在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一批硬科技创新研究、产业发展聚集区,培育引进一批硬科技企业。
3.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创新市校(院所)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科技人才资源紧密对接。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设立前沿科技研究院、开放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
4.实施“技术市场+”工程,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全市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突破1400亿元。扎实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
5.优化科技信贷风险管理,全年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450亿元以上,鼓励和支持硬科技企业挂牌上市。
四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1.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2.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
3.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长安号”运贸结合、高频高质运行。
4.做大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扩展第五航权航线,积极申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5.高水平建好西安领事馆区,加快欧亚经济综合园、中俄丝路创新园等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建设,积极拓展产品、技术、服务出口新市场。加快建设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好国际医院、国际社区等,增强对外资、外企、外籍人才的吸引力。
五
促进消费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精心组织购物美食节等系列促销活动,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2.鼓励引导网上娱乐、在线办公、远程诊疗等新消费,推进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积极搭建消费新场景,促进传统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体育场馆、闲置工业厂区,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体育健身中心、文化时尚中心等新型载体转变,支持发展社区养老、医疗陪护、家政、托幼等服务消费。
3.高起点修编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完善“三中心”、高铁新城等重点片区的商业配套,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保障有力、功能健全的商业服务体系。
4.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培育社区商业。繁荣都市时尚夜游经济,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聚集区。
5.启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建设,实施西安老字号复兴工程,振兴“西安饭庄”“德发长”“同盛祥”等餐饮品牌。
6.加快钟楼·大南门、小寨等商圈提档升级,支持高品质酒店、特色民宿建设。优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服务,促进国际消费便利化。
六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叫响做实“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文旅品牌
1.严格执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扎实做好大雁塔、汉长安城等历史遗址和重点文保单位的科学保护。
2.突出抓好小雁塔世界遗产环境提升,启动实施顺城巷、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易俗文化旅游片区改造。
3.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快“三馆”改扩建,启动西安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和半坡博物馆周边改造,年内建成博物馆6座。
4.坚持空间带动,形成“一核两极三板块”发展格局,打造西安文化旅游新地标。
5.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建设一批集演艺、休闲、电竞、文创产品开发于一体的重点文旅产业园区,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深化文旅国际交流合作,借助丝路旅游合作联盟等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西安篇章”。
6.抓好西安城墙·碑林等4个5A级景区服务创优,支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创建5A级景区、华夏文旅等创建4A级景区,支持长安、蓝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7.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精心办好“中国年·看西安”等系列品牌文旅活动,真正使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和文化瑰宝成为中外游客的向往之地、首选之地、乐游之地。
8.持续推进“书香之城”建设,开辟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天地。
9.大力推进“音乐之城”建设,发挥西安音乐学院等平台和人才优势,加强城市主题音乐、流行音乐创作与传播,推动莲湖“老城根”、雁塔“大师之路”等主题音乐街区建设。
七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1.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确保剩余在册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退出。
2.做好陕南8个深度贫困县对口帮扶工作。持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3.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动“菜篮子”增产提质,稳定生猪生产,加强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4.壮大农业发展力量,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争创国家级名牌2个、省级名牌4个。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累计建成示范村400个以上。
6.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西咸新区和高陵、阎良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
7.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年底前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
八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
1.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深入整治“五乱”,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持续开展峪口峪道综合治理、“小水电”整治和矿山治理修复。
3.建成数字秦岭监管平台,落实好长效保护机制,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4.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散乱污”企业长效管理机制,启动三环内高排放企业搬迁或退出,实施热电厂污染物总量与排放浓度“双减排”。
5.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开展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行动,加快实施河湖水系107项治理工程,做好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
6.完成主城区雨污混接、错接点改造,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7.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高陵、蓝田、沣西新城三个餐厨垃圾处理场建设,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场建成投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8.以渭河、沣河、灞河和环山公路为重点,启动超级环线和护城河绿廊建设,新增城市绿道不少于100公里、绿地面积不少于600万平方米。
9.开工建设7座城市公园,新建和改造提升绿地广场、口袋公园不少于100座。支持周至、蓝田打造全国生态样板县。
九
坚持服务就是生产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1.推动生产要素、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向大项目聚焦,抓好453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800亿元以上。
2.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继续实行收费项目清单式管理。
3.打造“数字政府”,完善优化“i西安”功能,建成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加快实现“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
4.紧盯“三个500强”“独角兽”“隐形冠军”等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争取更多总部经济、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西安。
5.建立高层次人才梯次引育模式,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面向全球吸引高精尖人才和领军团队;依托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订单式培养紧缺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
扎实办好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和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
2.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3.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
4.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确保农民工辛苦劳动后不再辛酸讨薪。
5.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实施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年内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0所,新增学位16.4万个。
6.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7.加快西安公共卫生中心,以及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儿童医院经开院区、中医医院南院区等医院建设,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8.推进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分组付费、基金监管3项国家级试点,探索构建“价值医保”体系。
9.加强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10.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56个、新增养老床位6400张。
11.落实“房住不炒”要求,逐步形成以公租房、共有产权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年内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2万套。
12.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构建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本报记者高峰石喻涵李天娇整理
新闻推荐
□魏丹丹“老妈喜欢我给她跳舞,她看了高兴,哪个能让母亲高兴我就做哪个!”5月10日是母亲节,在西安兴庆宫公园沉香亭,68岁的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