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让人·人守规”行动让人车之间越来越和谐,让城市交通更加文明。 (资料图片 记者 翟晓雪 摄)通过“扫脸”纠违等科技手段,让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记者 窦翊明 摄)
■记者袁玥
文明交通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更关系到市民的宜居感和幸福感。近年来,西安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2870公里,机动车保有量已近400万辆。在这样的一座大都市里,交通出行成为城市最艰难复杂的一项管理工程。西安的文明交通推进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西安城市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车让人·人守规”
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
近年来,一场“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在大西安掀起热潮。从“车让人”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秩序的突破口,到“人守规”,努力使“车让人”引发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蝴蝶效应”,再到“车让人·人守规”,人车之间越来越和谐,城市交通更加文明、公共秩序更加优良。
兴庆宫公园东门前有一条没有设置信号灯的斑马线,在这里,过马路的多是一些在公园遛弯、锻炼的老年人,和带孩子的家长。尽管车流量大,在这里过马路并没有成为难题。只要有行人过马路,驾驶员便会将车停在斑马线前,有时刚刚过去了一个人,后面紧接着又上来三三两两的人,驾驶员也不会急躁,而是继续耐心等待。行人也会加快脚步,有的老人还会冲等待的驾驶员摆摆手、点点头表示感谢。
相信这种被礼让的经历很多西安人和来过西安的人都有所感触。2017年5月以来,西安对标杭州、南宁等地,开展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市委文明办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出倡议,号召驾驶员和市民积极参与活动。
行动一开始,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率先垂范。市公交总公司和出租车管理处均制定严格标准与考核制度,引导驾驶员做到文明行车。“典型引领、先公后私”。西安交警持续对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实名曝光,并增加抄送车辆所属单位的环节,对当事驾驶员进行二次教育和处罚。除了私家车以外,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公务用车的不礼让行人行为,均会被曝光并抄告所属单位。多种措施的严格执行,使得“车让人”有了“排头兵”,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也加入了礼让斑马线的行列。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与推进下,全市掀起了“车让人”整治工作的高潮。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交警部门持续开展车不让人等交通陋习集中整治行动。在全市选取10个重点点位,作为“车让人”文明示范点。高科技手段也应用到了查处车不让人的工作中,各交警大队共配发118个移动抓拍“布控球”,在全市试点四套高清一体化专拍单元,在公交车上试点了公交车抓拍系统,重点针对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录入,并积极发动市民通过违法“随手拍”对不礼让行人行为进行举报。同时,西安交警坚持倡导文明行为与完善硬件设施“两手抓”。在全市范围内安装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柱140个、礼让斑马线智能提示系统50处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车让人·人守规”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
随着“车让人·人守规”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城市交通文明礼让之风日渐浓厚。如今,这项文明交通行动在西安推行即将满三年,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8%以上,交通事故数量下降70%。据统计,2019年,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25.5万例,较2018年全年大幅下降。从2017年5月全市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行动以来,至2020年4月,西安交警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106.4万例。
依托科技创新
提升行人、非机动车文明素养
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除了传统的管控,西安交警依托大数据创新整治模式,通过人脸识别、建立数据库、投用违法信息采集APP等新科技手段,使得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这一庞大群体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小寨十字是西安交通最为繁忙的路口之一,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也多。西安交警部门每天在小寨十字对行人、非机动车进行“扫脸”纠违。在小寨十字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教育处罚点,十字东南西北四个角每天都会有专职警力纠正行人不走过街天桥、电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并通过“扫脸”将违法当事人信息录入系统。每天能纠正教育300多个违法当事人,和以前现场处罚缴款开具执法票据相比,执法效率提高很多。
“扫脸”纠违是西安交警科技创新的一项新措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扫脸”将违法当事人信息录入云端数据库。民警用手机执法终端录入违法信息,一键核查违法当事人身份信息和交通违法频次,对第一次交通违法的采取批评教育,对第二次交通违法的采取警告处罚,对三次及以上交通违法的从严顶格处罚。违法信息采集APP自上线使用以来,已采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信息3.6万例。
据了解,西安以创建“安全、文明之城”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良好的交通秩序保安全、促畅通、创文明。不断创新行人、非机动车整治模式,交警部门在全市创建了10个行人、非机动车教育执罚点和40余处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进行教育、处罚,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手段,建立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数据库,以两三轮车交通违法管理为重点,实施对违法行为精准化管理,实时掌握每位行人、每辆非机动车违法记录。同时逐步推行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高频次交通违法当事人进社区、进单位曝光、教育、整改工作。今年以来,人脸比对数据库达到500万人。疫情期间,共查处两三轮车违法7528例。
发展公共交通
打造绿色出行交通体系
为贯彻落实全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动员会议精神和《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更加文明、高效、绿色、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迎接十四运会的召开,西安市委、市政府启动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工作,将其作为保障民生、优化环境、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西安各区县以及轨道集团、城投集团、交通部门等都开展了志愿者引导、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交通违法整治等多种多样的文明交通活动。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公共交通发展,是推进文明交通的重要一环。目前,西安市共有公交线路323条,日均客运量达375万人次,建成区公共汽电车线路网密度由2.79公里/平方公里增至3.28公里/平方公里。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地铁线路4条,运营总里程129.46公里,日均客运量达202万乘次;建成并投入运营城际机场线1条,运营里程29.31公里,最大运能每日30万人次。今年,西安将构建多模式、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将新开调整公交线路60条以上,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提高公交信息化和调度管理水平。
在绿色出行方面,西安在前期已完成384.6公里公交专用道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对全市符合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的道路进行排查,最大限度施划公交专用道,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创造良好条件。针对慢行系统空间不足、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交警部门摸排出89处可通过绿化改造增设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的点位,上报并积极协调城管部门组织实施。同时,积极开展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慢行通道的连续性、安全性。就共享单车占道无序停放的问题,主动约谈美团、哈啰、青桔等共享单车企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停车秩序。
和风细雨润万物。一种文明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文明交通已在古城大地蔚然成风,这背后,是大西安全市上下文明理念的再升级。随着文明创建成果的巩固提升,文明古都将更加和谐有序、整洁清新、生机盎然。
新闻推荐
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规定,现将《西安市新城区人民...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