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在康复驿站陪伴患者共同度过隔离期。(受访者供图)
■记者蒋黛
随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平稳,不久前,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赴武汉医疗队从武汉市第八医院转战到长江新城卓尔康复驿站,医疗队的主要任务从医疗救治转为康复指导。在这个武汉市最大的康复驿站里,医护人员摇身一变,成为了康复隔离人员的“心灵治疗师”——帮助他们疏导情绪,呵护他们身体健康,照顾他们生活起居……这些来自西安的白衣天使们换了战场,却未改初心,陪伴着康复人员向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不断前行。
根据防疫工作要求,经治疗的新冠肺炎康复者,都将前往“康复驿站”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隔离结束后确认无恙再被送回家中,完成治疗。“医院告诉我可以康复出院了,现在又把我隔离在这里,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是很多康复人员最初的疑惑。“原先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大家首要关注的是疾病能否治愈,其他方面的需求暂时弱化。现在大家更需要心灵抚慰。因此,解释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医疗队医疗管理组组长陈强表示,作为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地给大家解释,如果有情绪焦躁的人员,还要持续沟通交流,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确保大家配合完成体温监测及核酸检测工作,平稳度过康复期。
为了让大家心情愉悦地完成隔离观察,医护人员拿出“十八般武艺”,丰富日常活动,理发、剪指甲、送花、科普讲座、跳舞、唱歌、打羽毛球……护士长朱晴了解到一位康复人员想理发,可是自己手头没有工具,她马上联系下个班次护士带来推子给大家理发。
“看你动作很娴熟啊,以前练过的吧”,理发现场聚集起不少“围观群众”,大家一边打趣,一边排起队等着理发。虽然是现学现卖,但效果还不错,朱晴总共给6位康复人员简单修剪了头发,推子终于没电了。大家只好预约下一场“剪发秀”。
康复中心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中午出来遛弯时看到了医疗队护士万珍妮,主动过来攀谈。“你是陕西来的?我看你衣服上写着西安几个字。”“是啊,奶奶,我们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来武汉支援的。”万珍妮通过和奶奶聊天得知,奶奶的父亲以前在宝鸡工作过很长时间。“我也算半个陕西人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老乡!感谢你们!”奶奶感觉很亲切,和万珍妮拉起了“家常”。
换了阵地,初心不变。医疗队全体人员在康复驿站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白衣天使”的使命,陪伴患者们一起向着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前行,争取早日战胜疫情,万家团圆。
新闻推荐
保持专注度 重在答疑解惑 盼望能视频互动 网课咋上效果好 听听师生心里话
老师在家给学生上网课中学生在家上网课“老师,您讲网课太快了,讲慢点我就懂了!”“老师,要是在网络课堂上能和您视频互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