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西安碑林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为了弥补广大观众在疫情期间不能到博物馆实地参观的遗憾,该馆结合馆藏文物特点,推出线上教育课程——足不出户,知“鼠”达理,让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之一——鼠。
西安碑林博物馆向公众陆续推出了“‘鼠’大根深—《开成石经》尔雅:鼠的分类”、“鼠”大根深—《开成石经》周易中的“鼠”、“鼠”大根深—《开成石经》诗经中的“鼠”、“鼠”碑立传—《峄山刻石》李斯的老鼠哲学、“‘鼠’碑立传—《唐公房碑》画地为狱,不得升天的鼠”、“鼠”碑立传—《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鼠”的演变、独“鼠”一帜—石刻艺术中的生肖纹饰等线上主题教育课程。
鼠,是一种常见的啮齿类动物。自古以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我国,与其相关的文化内容也丰富多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生肖“鼠”文化。在我国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鼠”的记载非常多,《周易》《诗经》《尔雅》中都有出现。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开成石经》上就记载了这些经典的内容。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内容包括儒家的十二部典籍,清朝时补刻《孟子》,现今一共有13部儒家经典,也被称为“十三经”,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石质教科书。其中,《尔雅》是辞书之祖,是第一部按义类编排、解释先秦古籍中古词古义的经,有人说: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在《尔雅》的《释兽》篇中就记载了“鼠属”的十二种鼠。它们分别为鼢(fén)鼠、鼸(xiàn)鼠(指田鼠)、鼷(xī)鼠(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鼬(yòu)鼠(体形很小的黄鼠狼)、鼩(qú)鼠(青海有,窟处土中,黄灰色,较家鼠身肥短,尾不及寸,叫声像铜币掉在地上的声音,也有人说它吻端尖长可挂铜钱,又称钱鼠)、鼭(shí)鼠、鼣(fèi)鼠(一种叫声像狗的鼠)、鼫(shí)鼠(古书上指鼯鼠一类的动物,亦称“大飞鼠”或“五技鼠”)、鼤(wén)鼠(斑鼠,一种尾巴有斑纹的鼠)、鼨(zhōng)鼠、豹文鼮(tíng)鼠、鼰(jú)鼠(亦称“鼹(yǎn)鼠”,或称“隐鼠”)。
此外,在《开成石经》的《周易》《诗经》以及《峄山刻石》《唐公房碑》《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中也有“鼠”的记载。
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张晶通讯员张夏欣)近日,灞桥区成立了商贸企业复工专班,在对区内商贸行业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借鉴苏州、杭州等地经验...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