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林两岁时,妈妈抱他坐火车,开火车的,是他的爸爸。火车给一个孩子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机车和车厢都是迷人的绿色,声音极有节奏。”
长大后,侯玉林也成为一名火车司机,铁轨、信号灯、山洞里吹来的风,几乎构成了他的整个生活,他的兴趣爱好,因此都和火车相关——十几年来,他收藏了100余列火车模型,满满当当摆在家中,堪称一座“火车博物馆”。
“目标很明确,就想开火车”
春运开始后,侯玉林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刻。昨天下午4点,他开着动车,从成都返回西安,在家休息一宿后,次日凌晨就得再次出发。
侯玉林32岁,西安人,就职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机务段。因为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他从小就对火车感兴趣。
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拥挤而闷热的火车,见证了几代中国人的旅途奔波,也给很多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上小学时,每个周末我都会和朋友们约着去灞桥看火车,一看就是一下午。”他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每次看到火车,他都会在心里琢磨这列火车的大小、车头的构造,这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浓缩着一个孩子的种种想象。
他甚至还迷上了画火车,画车头、画车轮、画车厢……画得虽然不专业,但每一笔都是对火车的热爱,“享受火车的乐趣,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
高中毕业后,侯玉林去部队当兵。在部队的最后一年,他就开始学习火车司机考试的技规,“目标很明确,就想开火车。”2010年,侯玉林进入铁路部门当学员,很快通过了火车驾驶证考试,开上了一直向往的火车,这一开就是6年。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利用5年半的时间通过层层考试,又考取了动车组司机驾照,“父亲开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现在我开上了高铁。”
火车模型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史
2003年,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侯玉林,用518元买来一列火车模型,从此痴迷于收藏火车模型。此后,一有点零钱,他都攒下来买各类模型: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高铁,每一件模型,都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史。
记者在侯玉林家中看到,每辆火车模型都是以中国国内真实的火车为原型设计制作而成。模型上大到门窗、车轮,小到弹簧、铭牌,都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不满足于静态的观赏模型,侯玉林还从网上买来控制芯片、电机、控制器和轨道,将部分火车模型“改装升级”为能发声、会动作的动态模型。
如今,侯玉林已开过包括“复兴号”在内的10个型号的动车组,各型列车操作都有区别。2018年,他凭借过硬本领斩获集团公司动车组司机技能竞赛第一名,“除了兴趣,当然还有努力。不然别人说,火车迷连考试都考不过,会丢脸吧。”
侯玉林的妻子是名列车乘务员,女儿今年两岁多了。家庭氛围熏陶下,女儿慢慢也成了一个小小火车迷。爸爸玩火车模型的时候,女儿也跟着一起摆弄,“中国高铁的发展空间很大,我想成为铁路发展的见证者,也想研究更多的车型。我的理想就是——开好以后的每一列火车。”
本报记者宋雨通讯员闫鑫垚
新闻推荐
近日,家住西安市明光路阳光北郡的住户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小区商业接待中心旁边的铁门外经常有机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