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卿荣波)从今天起,西安110报警服务台可实时处置20多个语种的报警求助。
随着“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的实施,优化涉外服务环境,提升西安110涉外警情处置和服务能力势在必行。1月7日上午,西安110走进西安外国语大学,招募多语种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接处警服务。
西安110和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再次签署《多语种警务协助服务协议书》,拓展和优化联动服务长效机制,在之前开通9种外语报警联动服务机制的基础上,招募更多语种志愿者,优化110涉外警情处置模式,为更好地处置外语类报警提供专业语言支持。
其实,早在2006年,西安110报警服务台就开通了英语服务。2016年5月,西安110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建立的多语种警务协助机制,实现英、法、德、俄、日、韩、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等9个语种的接警服务。
现在,西安110可处置的报警语种又进一步增加到了20多个。随着西安外国语大学语种学科设置的增加,西安110可处置的报警语种还会相应的增加。
西安110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一个电话进来,先由110接警员接听。如果是外国人的电话,接警员会根据国籍和语种,第一时间连线对应的志愿者话务员。此时,志愿者的手机来电显示为110,接听后,便可以实现报警人、110接警员和志愿者之间的三方通话,直接连接“同声翻译”。待了解报警情况后,按照110接处警工作基本程序进行派警处置。
这些志愿者平时要在学校上课,所以他们不需要坐在110指挥大厅,只需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即可。另外,根据《服务协议书》的要求,对于警务工作中涉及的警务信息,志愿者须严格保密。
新闻推荐
进入2020年,距离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只剩一年多的时间。健儿们跃跃欲试,群众体育爱好者摩拳擦掌,赛事组织者也步履匆匆。...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