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来自修鞋店的万元善款 为你讲述爱与“还爱”的故事

来源:西安晚报 2019-12-07 02:40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中的孙立青记者张佳通讯员倪宝文 摄

当一双粗糙的手捧着1万元善款交给西安市慈善会的时候,一个关于爱与“还爱”的故事慢慢拉开了帷幕。

1万元善款为“还爱”

这笔1万元善款的主人是一个修鞋匠,他想用这笔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11月下旬,考虑到修鞋匠离西安市慈善会太远,工作人员决定登门去取,并送去捐赠发票和证书。

修鞋匠名叫孙立青,已经70岁了。昨日,记者来到他的修鞋店。修鞋店位于东门外人和巷更新小区附近的一个小巷里,没有悬挂任何招牌,不足10平方米的小铺,货架上、地上摆满了修好的鞋和未修的鞋,像所有修鞋摊一样,有点凌乱。提起自己捐钱的事,老人说:“我没做什么,比起大家给我的帮助,这不算什么。”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山东济宁农村老家很穷,他去烟台打工,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也算过得幸福。突变出现在2004年,当时还在读初一的儿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高昂的费用让孙立青陷入了绝境。2005年6月的一天,因为救不了孩子,他甚至服安眠药自杀,因为被及时发现,捡回了性命。就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了第一个白血病患儿专项基金“小天使基金”,因为他自杀的无奈被媒体报道后,他的儿子成为该基金的第一位受益人,那时孙立青陆陆续续收到了几十万元的捐款,为儿子凑齐了骨髓移植手术费。他说:“那时我就立下一个心愿,要拼命挣钱,还这个爱心社会的人情。”

他含泪将儿子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

虽然孙师傅的儿子最终因排异没能保住性命,但是欠下的这笔“人情债”,他说:“我必须得还。”痛失爱子后,孙立青含泪将儿子的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做“无语良师”,供白血病医学研究。

再后来,他就在全国各地寻找打工的机会,经好心人帮忙,学会了修鞋,2012年到重庆开了一个修鞋小店,坚持完成自己的“还爱”心愿。他经常免费帮助贫困大学生和困难群众洗衣服、修理鞋包。

在重庆的几年,他用3万多元帮助困难人家,曾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他说:“这些年只要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就好像看到了当年为儿子治病时的自己,从内心就想帮助他们。”在他儿子治疗期间,他养成了看报纸看新闻的习惯,特别留意求助类的信息。每每看到因大病需要帮助的群众,他都会到医院为他们送些钱去。

多年来他坚持捐款

2015年来到西安后,在开店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好人,心里十分感动,这更加坚定了他帮助他人的信念。在挣到一点钱后,除还了小店15000元的转让费和3万元的借款,剩余的1000元钱,他全部捐到了西安红十字会。从2016年至今,他每年都到西安碑林区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

当问到这些年一共能捐多少钱时,他笑着说:“没算过,也不愿意算,一个修鞋的老头,不值得让人记住。”

昨日中午,记者正好碰到来修鞋铺捐赠皮鞋的吴女士,她说:“孙师傅在我们这儿开店4年多了,他不但手艺好,人也实在,街坊邻居都夸他。老人来修鞋、修皮具,他总是不收钱,学生来了也不要钱。环卫工人、残疾人或家庭困难的人来,他都会免费提供各项服务。”在邻居们看来,孙师傅的生活非常简单,总是随便弄点吃的,穿得也十分简陋,很少买新衣服。他生病了也舍不得去看医生,可看到困难家庭的人得了大病,都要去给送点医疗费。

来西安4年多,他没给在太原的女儿寄过一分钱,但帮助他人却很大方。他说:“社会曾给过我和我儿子那么多爱,我也要还爱。”记者张佳

新闻推荐

西安市外办提醒市民 国外遇险及时拨打12308求助

“外交部12308”小程序“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记者廉晶日前,陕北姑娘小高一家被困泰国坎坷重重,在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来自修鞋店的万元善款 为你讲述爱与“还爱”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