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建设内陆第一大港,服务全国向西开放”为目标,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力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全网物流体系,着力打造生态西安的名片、绿色发展的示范、对外开放的窗口。
1
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服务能力
西安国际港务区现已建成了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口。铁路枢纽方面,建设了中国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中心,总占地5600亩,到发线48条。
公路枢纽方面,建设了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西安传化丝路公路港、卡行天下西北智能公路枢纽平台和圆通西北总部及跨境商贸服务产业园等项目。门户口岸方面,已建成铁路一类、公路二类开放口岸,粮食、肉类、整车指定口岸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等。综合服务平台方面,已建成西北首个综合保税区,占地4.67平方公里,目前入区企业220家;并在德国法兰克福、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等地设立8处“海外仓”,西安港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2加快构建陆上丝路通道
西安国际港务区通过多式联运,构建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欧亚的重要商贸物流大通道。向西常态化开行了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至中亚、欧洲的10条干线,覆盖丝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开行1235列,2019年1-9月开行1505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等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根据中交协“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会《报告》,长安号满意度位居全国57个班列开行城市第一。向东与青岛、宁波、天津等沿海港口合作开行货运班列,辐射日韩等地区,襄西欧、蚌西欧、徐西欧、冀西欧等相继开行,与日照港、唐山港以及中远海、中铁联集等央企签约合作,正在着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3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西安国际港务区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政策叠加效应,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舱单归并”作为陕西自贸区唯一的全国创新案例复制推广;24小时自助信包箱被评为陕西自贸区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创新实施了“全城通港”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楼小二”等服务,创新开展“微警远程认证”,着力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省样板;持续优化园区法律服务供给环境,已设立西北首个知识产权法庭、陕西自贸区首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正在打造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逐步形成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有结果 802路公交车又挤又难等 已启动应急预案 增加车辆接驳
11月5日读者来电: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开通了唯一一趟到机场的公交车802路,由于班次太少,早高峰8时在空港花园等车的乘客,等一趟...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