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西安市召开“奋斗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主题系列发布会(港务区专场)。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博、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苗吉出席发布会,并对西安国际港务区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自2008年组建以来,港务区始终坚守为中国内陆“造港开埠”的使命,开创了中国内陆港发展的先河,建成了中国内陆第一大港。目前,全区正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和现代化国际示范区。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30%以上增长,连续6年获得了西安市考优秀单位。GDP达到年均增速达30%;地方财政收入8.3亿元,财政收入增幅连年居西安市第一。
今年1~10月长安号开行已超过1700列,班列开行量、重载率及货运量等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门户口岸方面,已建成铁路一类、公路二类开放口岸,粮食、肉类、整车指定口岸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等。综合服务平台方面,已建成西北首个综合保税区,占地4.67平方公里,目前入区企业220家;并在德国法兰克福、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等地设立8处“海外仓”,西安港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下一步,港务区将聚焦央企合作、模式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贡献陕西西安解决方案。在常态化运行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冀西欧等集结班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长安号的“朋友圈”,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大力实施通道+贸易、通道+产业战略,加快推进西安港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建设,吸引更多东南沿海科技型加工制造企落户西安港,为陕西、西安发展“三个经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陆港力量。
临港经济、电子商务、新金融、商贸物流、文体健康等五大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当年新注册企业数达到3221家;近三年园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限上网络零售额占西安市近80%,占陕西省的56%;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企业数分别占到全省70%和90%,园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热土”、发展的“宝地”。
园区民生领域支出由2010年的0.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1.90亿元;征地62000亩,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8平方公里;先后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新增学位16890个;新建道路56条,长度88.1公里,规划建设四条地铁线路,西安奥体中心及周边城市配套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生活服务配套环境正在逐步完善,正在对标雄安新区,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国家中心城市新中心。 记者 杨涛
>>4版
新闻推荐
陕西省公安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举行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 指挥中心荣获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冯晓瑞)昨日,陕西省公安科技创新大赛在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举行。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和安康市公安局...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