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黛)11月4日,西安市举行“奋斗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国际港务区专场。作为中国内陆第一大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坚守为中国内陆“造港开埠”的使命,目前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正在打造“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和现代化国际示范区,已成为省、市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发展“三个经济”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台。
完善港口功能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
作为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口,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创造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模式,形成了以长安号、“西安港”、开放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格局。建设了中国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中心,铁路一类、公路二类开放口岸,粮食、肉类、整车指定口岸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等。园区内的西北首个综合保税区占地4.67平方公里,入区企业220家,并且在德国法兰克福、哈国卡拉干达州等地设立8处“海外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抓手,西安国际港务区构建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欧亚的重要商贸物流大通道。长安号向西常态化开行西安至中亚、欧洲的10条干线,覆盖丝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开行1235列,2019年1-9月开行1505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等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向东与青岛、宁波、天津等沿海港口合作开行货运班列,辐射日韩等地区;襄西欧、蚌西欧、徐西欧、冀西欧等相继开行,与日照港、唐山港以及中远海、中铁联集等央企签约合作,正在着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产业加速聚集打造宜居宜业国际示范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建成以来,各大产业加速聚集,临港经济、电子商务、新金融、商贸物流、文体健康等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商贸物流引擎强劲,引进了招商局集团、美国安博等国内外商贸物流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名企齐聚,电商企业累计注册超过17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临港经济蓬勃发展,仅2018年就引进了49家科技型加工制造企业,被授予“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新金融全省领先,累计引入融资租赁企业超过122家、商业保理企业超过130家;文体健康酝酿蝶变,引进了华润文体、国广影视等企业,正在打造“一带一路”赛事名城。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开闭幕式和部分赛事将在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目前,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即将竣工交付,与西安奥体中心同步规划的西安全运村正加快建设,奥体中心周边水、电、气、暖及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将以此为契机,坚持高标准城市规划、高质量场馆建设、高品质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将十四运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体育盛会、惠民盛会、文化盛会。同时全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区域承载能力、升级城市功能,全力打造生态、绿色、开放的现代化西安东部新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锦)近日,西安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全市第二届肉品检验能力大比武活动,来自全市18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32名选手参...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