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昕)今年前三季度,西安新产业潜力不断释放,带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个经济”加快发展,中欧班列“长安号”运送货物是去年同期的1.3倍……昨日,市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西安经济形势分析。从结果来看,前三季度西安经济运行在呈现“四稳”的同时,经济运行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运行“四稳”
就业稳。积极推进中省稳就业政策落实,举办“2019春风行动”和“西”纳英才“安”心乐业大型巡回招聘会,实施西安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截至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保持在4.0%以内。全市企业从业人员保持稳定增长,截至9月末,西安市“五上”单位从业人员147.66万人,同比增长3.9%。金融稳。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725.71亿元,增长7.6%,与上半年持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两万亿,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361.76亿元,同比增长7.3%,是2017年2月以来的最高增速。贷款余额22070.84亿元,增长14.0%,较8月末提高0.7个百分点。外资稳。前三季度,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5家,实际使用外资61.44亿美元,同比增长91.1%,总量排名全省第一。物价稳。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4%,涨幅与1-8月持平。
活力增强“三个经济”加快发展
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产业潜力不断释放,带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前三季度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53.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活力进一步增强,“三个经济”加快发展。制定实施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意见,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名单,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新开通直飞芭提雅、名古屋、里斯本等9条国际客运航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26.38万吨、增长21.1%。“襄西欧”“蚌西欧”“徐西欧”“冀西欧”相继开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初具雏形。1-9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505列、运送货物123.4万吨,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6倍和1.3倍。
招才引智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市外迁入户籍人口24.19万人。其中,博士以上569人,硕士研究生10758人,本科67081人;人才引进4342人。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总迁入的56.6%。营商环境继续改善。“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运营良好,实现585项高频事项办理;全市90%以上的登记业务实现“政务上云端”“最多跑一次”。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7.8%的平稳增长,其中,税收收入456.24亿元,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7.71亿元,增长5.8%,较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民生水平不断提升。周至国家级贫困县摘帽,142个贫困村退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38元,同比增长8.1%,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174元,增长9.8%,提高0.2个百分点。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前三季度西安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165天,同比增加3天。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城乡社区、教育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居前三位,占比近一半(46.9%)。对教育、节能环保的财政支出增速高达12.9%和120.5%。地铁1号线二期开通运营、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建成通车,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西安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制约西安市经济增长的难点、痛点仍亟待解决,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破瓶颈、补短板任重道远。下一步,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姬娜)记者昨日获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容量调整日前获民航局批复,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调整为57架次,拓宽了机场发展...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