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晓巍)11月1日,西安市“奋斗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主题系列发布会经开区专场发布会举行。西安经开区历经26年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绩,在2018年商务部对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西安经开区位列第17位,首次超越成都经开区,跃居西部第一。
西安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作为全省首个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安经开区以全市1%的面积,贡献了约10%的生产总值,23%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入区企业4万余家,是全省、全市世界500强和中央企业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西安经开区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做强工业、做优产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2011年西安经开区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成为陕西首个产值过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经开区围绕建设万亿级工业大走廊目标,聚焦打造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了陕汽、吉利新能源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入区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高端制造业基地,2018年汽车产业产值达到809亿元,占全省的60%、全市的70%;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60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503亿元,能源加工产业总产值1323亿元,特别是工业总产值较2012年翻了两倍,达到3529亿元,总量占全市1/3。西安经开区深厚的工业底蕴,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成为西安乃至西部产业基础最雄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西安经开区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动力,扩大开放、自主创新,发展潜力和活力显著增强。西安经开区以平台建设和制度创新为抓手,加快自贸区建设,引进博世、宝马等欧洲世界500强企业项目9个;推进投资便利化,形成创新成果40余项,其中2项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西安经开区推进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转型和“一站两口三全”经开服务模式,26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式办结,在2018年全国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西安经开区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第4位。
西安经开区把城市建设作为第一支撑,拉大骨架、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和面貌大幅改善。西安经开区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完成全区31个城中村改造,3万村民实现身份转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34条道路建成通车;以建设绿色之城、花园之城为目标,逐步开展了“五路两侧”增绿美化建设、“两路两侧三化”提升建设、楼宇点亮工程;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拆除违建近100万平方米,建成社会公共停车场19处,新建和改造公厕172座。
在改善民生方面,西安经开区建成中小学13所、三甲医院2所,8所学校、4所三甲医院正在加快建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西安经开区以构建“5分钟都市生活圈”为目标,建成熙地港、王府井、汉神百货、蓝海风中心、大融城等一大批高端商业综合体,钟书阁等33个实体书店建成开业,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梁璠)记者1日从市公交总公司获悉,为优化线网布局,方便市民出行,西安市将于11月2日起新开122路公交。...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