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是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的一所新型大学,是西安市市属唯一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继续教育高等院校。40年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始终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办学教育理念,办老百姓身边的大学;坚持走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努力构建一流开放大学。累计为西安市培养了14万多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高等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形成了本专科高等学历及中等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干部教育、对外汉语国际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等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格局。目前,学历教育在校生9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年培训量30多万人次,在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们的印象中,上课的场景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手持教案,滔滔不绝地对着讲台下的学生们传授知识。而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的“智慧教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全新的模式取代,学生们在更智能、更舒适的教室面对高清液晶电子屏,随时用平板电脑或手机和老师实时互动;老师双轨展示教学内容,同时呈现多种媒体学习素材、多渠道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模式的效果非常好,体验感强,课程质量也高,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张向如说。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突出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率先打造了“智慧学习体系”,从人才培养模式、队伍能力、专业课程建设、质量保证与支持服务、大数据监控平台等系统协同整体,应用于常规教学,依托“智慧教室”、“VR教室”等硬件设施,实施以办学系统共享,面授统筹直播课和网络统筹直播课相结合的教学支持服务方式,发挥了中心城市扁平化办学的特色优势。
据了解,统筹教学就是由各办学部门提出教学需求,校部统一聘请优秀师资进行授课,通过信息技术使各办学单位共享实时课堂。课程播出中,技术部门进行课堂实录,将实录视频编辑后发布学习平台上供学生浏览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率和学习兴趣。
“智慧教室”通过教育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建立“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实现了跨地域、跨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学,打破空间壁垒,形成“大课堂”模式,实现优质师资互联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特征,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现实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做好教学支持服务,使教学模式更精准、更及时、更高效。
VR智慧教室备受欢迎
如今,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VR智慧教室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让体验者感受到虚拟画面中无比真实的听觉、触觉等,如同身临其境。体验的内容配合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们感到生动有趣,学习丝毫不会觉得枯燥。
“智慧学习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人文化和个性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教学过程;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智能化学习环境和管理服务系统,集线上线下、集中分散、虚拟现实为一体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丽玲表示。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不断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及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营造了全媒体数字化环境。设置了百兆光纤入教室,全WIFI覆盖,集中监控管理;建设了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3间、多媒体功能教室58间,其中智慧教室12间、VR智慧教室1间、拥有9个实验室的实验实训中心1个、“全民智慧学习体验中心”5个,搭建了一流设施的实景及虚拟演播室、多媒体录播教室等,在全系统实现了共享。
智慧学习体系建设经验
被全国借鉴推广
当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着力推进传统远程教育模式向智慧学习模式转变,创设了具有西安特色的智慧学习体系,打造智慧学习方式,传播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理念。
“我们开展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智慧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并推动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丽玲表示。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内建立起首个全民开放式的智慧学习体验中心。中心将学习体验、自主管理、沉浸虚拟、文化休息、阅读交流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供市民与学习者免费体验,感受全新的智慧学习理念和方式,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交互性。中心吸引了大批市民、政府人员、教师、各地学者、其他电大以及外国友人前来体验,而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智慧学习体系建设的经验也在全国被借鉴推广。王燕李昕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雨)10月19日晚11点多,西安临潼区秦汉大道附近,一辆货车与轿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昨天上午,记者赶到事故现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