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坚持每天读报本报记者 李宗华 摄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用一口流利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西安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大量关注。网友们一边感叹“自愧不如”,一边纷纷给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点赞。殊不知,除此之外,视频中的老人拥有更加精彩自律的老年生活。
每天看英文报纸
老人名叫杨棣华,1928年出生于杭州,今年91岁。1950年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为支援大西北来到西安,至今已在西安生活了69年。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杨老先生满头银发腰背微偻,对话外国友人却精神矍铄声如洪钟。昨天,说起自己突然成了“网红”,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连称意外。他向记者介绍道,当时,他正在为外国友人介绍兴庆宫公园里歌唱团的情况。
“我从2002年起就每天早上去兴庆宫公园唱歌,已经坚持了17年,对这边的合唱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所以当时见到外国友人围观,就自告奋勇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提及一口流利英语是何时学的,老人称,自己读书时,解析几何、普通化学等还是英文课本,这给他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后来,因为感兴趣,英语被他发展成了爱好。直到今天,他还每天都看英文版的《环球时报》。更令人敬服的是,杨老不仅看,还在不断从中学习,常常一边看报一边查英文字典,提升自己。
而这还只是他日常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杨老向记者介绍,自己每天都要花至少6个小时在学习上。“我的生活很规律,6点到6点半之间起床,学习一个小时。8点吃完饭后去公园唱歌,9点半回到家再学习一个半小时。下午午休后,晚上临睡前,都会花一定时间来学习。”记者看到,除了英语,杨老几乎书法诗词样样精通。写得一手好书法,诗词作了上百首,连读书看报的笔记,都分类整理了好几本。
学习是最大乐趣
“我感觉我就是学习型的人,学习是我最大的乐趣。”杨老称,自己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来到西安后却干上了煤炭工业方面的工作(杨棣华老人退休前,曾任中煤西安设计院副院长)。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有所贡献,他自学了煤炭专业的所有知识,还专门到基层实践学习一年,熟悉掌握了这一行业的每个环节。
如今,年岁渐高,杨老说:“其实这一点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脑子都是越用越好用的。”自己还专门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秘诀”。“这份秘诀我写成了诗,总共有四句:‘阅读交往不可少,自寻快乐与爱好。坚持锻炼调饮食,平和保健缓衰老。’”
杨老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将“活到老学到老”践行到底,继续做新时代的“酷”老人。
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重拳出击扬尘污染 全力提升空气质量 西安经开区加大重点项目扬尘污染管控力度
扬尘管控约谈会现场近年来,西安经开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各类签约项目纷纷落地建设,随之而来的建设工地扬尘污染管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