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压力特别大,感觉自己生活在不断施压的世界里;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懒了,懒得工作,懒得说话,这种无力感和疲惫感现象到底是什么呢?
这其实就是职业倦怠。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职业倦怠列为“职业现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普遍的职业现象,任何人都能遇到。而更多人喜欢用“职业病”来代替“职业现象”。根据全球数据研究,有23%的人经常处在倦怠状态下,有44%的人有时会陷入倦怠模式。全球最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职业都与高压职业有关,包括医疗保健、社科、警察、教师、销售、保险、律师等。连日来,记者通过实地采访不同行业的多位职场人士,了解他们的“职业倦怠”经历。同时,相关专家给出了破解职业倦怠的良方。
朋友圈发的测试我“中招”了
“你有没有失眠和精疲力竭,工作中感到孤独无助,没有同事可以帮忙;没有成就感,觉得工作没有意义;苛求完美,一旦达不到就异常沮丧,特别容易产生倦怠感;没有下班时间,无法与亲朋好友共处,工作与生活失衡。如果你已经是这样了,就必须警惕了,很可能已经患上了‘职业倦怠症’,这是病,得治。”在西安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的外科医生刘俊(化名)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一个关于职业倦怠的测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刘俊竟然获得了93分的“成绩”。“我中招了,得好好调整调整了。”刘俊说。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两年里,每天第一个到科室,最后一个离开,面对患者总是保持微笑,对于患者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有时候半夜被人打扰了也不会生气。但从去年开始,我对工作几乎没有了兴趣,一回到家中更是情绪低落,不想说话,甚至莫名其妙地发脾气。”9月17日,刘俊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在这家医院已经工作了5年多,没有想到会有对医生这行心生厌倦的时候。
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工作量是导致医生倦怠风险的最大因素。有调研显示,77%的医生一周工作超过50小时,43.5%以上表示每月最长留宿8次以上,69.4%的正高级医生每月参加会议4次以上。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状态,令医生身心健康“亮起红灯”,职业倦怠乃至职业能量耗竭犹如疾风骤雨席卷而来。
今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举行,会上正式将“工作倦怠”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世卫组织将“工作倦怠”定义为一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并给出了三大症状。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工作倦怠”是一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该症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感到精力耗竭;2.与工作产生距离感,对工作产生消极、愤世嫉俗的情绪;3.职业效能感降低。世界卫生组织也特别指出,工作倦怠是一种与工作环境有关的现象,不适用于描述其他生活情况,也排除了调整障碍以及焦虑和情绪障碍等情况。记者了解到,该修订本将于2022年1月正式生效,这将有助于医生疾病诊断和医疗保险衡量理赔。
太累了整个身心似乎都麻木了
张波(化名)看起来比想象中年轻,行事干练,目光中透着坚毅。和几乎所有的职场白领一样,一套笔挺的蓝色西装使他显得格外精神。他的新工作是在西安曲江新区一家文化产业公司从事市场推广,身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张波觉得自己依然是个“文化人”。
今年6月份,张波离职了。1978年出生的张波刚过不惑之年,2002年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他应聘到西安一家媒体工作。“整整17年,一直奔波在采访一线,我的职业和我的业绩曾令许多朋友羡慕不已,但是现在的我,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总是焦虑失眠,担心自己写不出好文章被大家议论。”老记者张波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有一个时期,这个情况相当严重,每完成一次新闻选题的报道任务,张波总喜欢独自躲到书房里,甚至几天都不想出门。“太累了,整个身心似乎都麻木了,那一刻对于我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好好睡一觉,我不想接任何电话,不想和任何人交谈。”张波说。
“得尽快消除这种情绪,不然自己就废了。”张波上网搜索得知,职业倦怠一词是美国学者弗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是指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工作重压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为心理枯竭。患上职业倦怠的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出现激情消失、新闻敏感减弱的情况,工作成就感降低,进而工作上不求上进,不愿付出努力。事实上,新闻记者承受来自竞争和发展的压力确实很大,工作繁重、节奏快,绩效考核与新闻报道量密切相关。当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一篇报道从采访到见报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超强度的工作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在反复考量后,张波决定“换个工作试试”。在文化公司做市场推广,张波感觉轻松了许多,靠着以前在媒体工作时积累下来的人脉资源,新工作显得得心应手。
是什么让自己变成了“橡皮人”
“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这是王朔的小说《橡皮人》描绘的一种社会人格形象。在咸阳市一家国企工作的晓晴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橡皮人”。“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简单的工作,毫无创新。”晓晴告诉记者,她在办公室工作,日常做的工作带有很大的重复性,时间长了就觉得很无聊,倦怠感便悄然滋生。
“经常接触和应对一些新东西,会很累很辛苦,但是比较有动力。如果职位和工作内容没有变化,会更容易倦怠。”在西安一家集团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徐艺告诉记者,工作单调枯燥、简单重复是员工进入职业疲倦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就会有离职原因调查一项,发现很多员工被问及为什么离开原单位时,答复都是惊人的一致,“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与不满,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岗位干了好多年,烦了,就想换个环境而已。”
和晓晴一样,在西安一所中学任教的梁川也陷入了职业倦怠的困扰。“在人们眼里,可能教师一直都是辛劳的,勤奋的,兢兢业业的。但是教师也是人,也会累,也会产生职业倦怠。”梁川告诉记者,自己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在这所中学担任数学教师,一干就是十几年。每天,重复基本上同样的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除了上课,还要看早自习和晚自习。各种教研活动,还必须要参加,不完成教研任务,影响年底的考核和评优评先。
“工作压力导致从业者的‘心理账户’不停透支,职业倦怠不请自来。此外,职业发展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从事心理健康咨询的专家何君芃告诉记者,当很多从业者面临晋升渠道、发展空间狭窄,与此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等状况,很容易滋生职业倦怠。“不容忽视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对职业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这些都形成了倦怠情绪的催化剂。”
破解“职业倦怠”需要标本兼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对2005人展开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7.1%的受访者曾遭遇过职业倦怠,55.4%的受访者认为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过高,53.7%的受访者认为是升迁加薪等职业前景无望。对于克服职业倦怠,48.4%的受访者建议给自己放个假,46.9%的受访者建议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工作枯燥、压力大、待遇低、晋升瓶颈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从业者职业倦怠,需要组织、个体、社会合力破解。从国际经验来看,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化解不外乎个人干预与组织干预两个途径。”何君芃建议,当工作中遇到苦恼或困难时,要学会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寻求渠道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同时要把握各类进修机会,及时学习行业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力,保持职业竞争力,这样就能够减轻因为工作恐慌感而带来的职业倦怠。在组织层面,应建立运动、娱乐等健康的心理疏导渠道,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提供合理的缓解调适方法。另外,大量研究证明在与倦怠有关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拥有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人身心都比较健康,更不易倦怠。实践证明,提高从业者的社会支持是防止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27日至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2019科技创新成果巡展·西安站”在西安举办。此次展览综合运用图像、图表、数字、...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