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经从1966年5月我由西安国营西北第一印染厂调咸阳筹建新厂算起,离开西安纺织城已经五十多年了,纺织城旧址也已经或正在改造和建设成为一个汇聚高速、高铁、地铁和多条公交线路的城东交通枢纽,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艺术区和特色商业街道的宜居宜游的特色景区,但是我们这些亲自目睹纺织城的崛起,亲手参预纺织城建设的技职人员和老工人们,当走近或提到纺织城时,心中仍然升起一种无限的激动和眷恋。
1953年是新中国建国后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为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按照国家“一五”计划的要求,由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统筹在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各建设一处具有四、五十万纱锭和相应织机、印染设备的大型棉纺织基地,并确定西安基地第一个厂——国营西北第三棉纺织厂选址在西安东郊浐灞之间的广阔郊原上,由原西北纺织管理局负责实施,青岛纺织管理局负责支援技术力量。我当时作为国营青岛第一棉纺织厂的一名年轻技术员和共产党员,坚决服从组织调动支援新厂建设,成为青岛各纺织厂第一批配套成批外调支援新厂建设的技职人员中的一员,并指定由我和另一同志为全局支援新厂建设人员奔赴西安的临时带队人。1953年9月上旬,我们一行包括各工序技职人员、老技工和女教练工等一百二十多人,辞别了多年工作和生活的老厂和故乡,乘火车一路经济南、过徐州、出函关,经过两次转车,历时三日两夜,终于到达目的地古城西安,在古老的西安车站受到新厂筹建处人员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报到后,运转工艺技术人员和教练工分别到咸阳各兄弟厂进行各项工艺准备和培训新工,我们各工序保全技术人员和老技工则全部到工地作设备安装的前期准备。为争取早日投产,土建工程采取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为节省投资,工地临建是用土墙和茅草搭建起来的两排草房,筹建处全部职工都在两排草房内办公和住宿。1953年秋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简陋的草房到处漏雨,一屋的人睡在通铺上,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大家只好各尽其能,有的盖上雨衣,有的吊上脸盆,有的接上茶缸,雨滴打在各种器物上,发出“乓”、“当”和“扑吃”的声音,伴和着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的鼾声,形成了一曲天然的交响乐。从住地到厂区有一个很大的陡坡,泥泞的小路上经常有人滑倒,特别是下雪的天气,有时连续几人先后滑倒,弄得一身泥雪,惹得大家一阵欢笑。当时从工地到市内的交通也极不方便,不但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一条直通的大路,走小路还要淌水过河,坐马车进城成为当时假日的唯一时尚,一路摇摇晃晃,说说笑笑,倒也别有一番乐趣。为响应中纺部关于加快基建、力争提前投产的要求,大家克服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抢时间,赶进度,不论领导和技工,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夜以继日的做好安装前的各项前期工作。虽然很辛苦,加上初来乍到的不习惯,但每天看着宽广的厂房在绿色的原野上步步升起,粗壮的烟囱在平地上节节长高,顿觉心旷神怡,疲劳尽失。
1953年底,厂房封顶。为争取时间,在北风料峭的严寒季节和尚未安装天窗玻璃、未通暖气的庞大锯齿型厂房里,开箱擦锈,划线装机,开始了紧张的设备安装工程。青岛来的技职人员和保全老师傅们多半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职工,为了支援西安新厂建设,体谅筹建期间暂时无法安排家属住宿的困难,单身来到这里,带领一批青年徒工在安装第一线,遇到大件重件,和青工一道肩扛手抬;遇到安装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一道研究解决。脚冻木了,起来跺跺脚再干;手冻僵了,到大铁桶做的火炉上暖一暖再回到岗位。为完成日进度安装计划,老师傅们每天总是比青工来得早、走得晚,高标准,严要求,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为保证质量,实现一次试车成功的要求,从地基打线,排机架,到安装每一个部件,都仔细卡“隔距”,打水平,严格安装质量标准,认真调试,逐台检测验收。大家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力争提前完成安装任务,提前试车生产,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作贡献。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全厂5万多纱锭、1584台自动换梭织机全部安装完成。
从青岛各厂选调的女教练工们都是熟谙本工序工作法的操作能手,有郝建秀工作者,也有参加过总结1951织布工作法的先进工作者。她们虽然还很年轻,但大多都是旧社会进厂的老工人,有的还是日本占领时期进厂的童工。为了支援西北新厂,有的推迟了婚期,有的动员自己的对象一道参与了支援新厂的行列。有一对情侣一同调来,他们就把从青岛到西安的行程作为了旅行结婚仪式;来了以后,一个留在工地搞安装,一个带新工到咸阳培训,就这样度过了他们的蜜月。教练工们在培训点和新工同吃同住,不但手把手的教新工技术,而且以自己新旧社会对比的亲身经历向她们进行入厂教育和阶级教育。由于新工都是由各县城和农村招来的年轻姑娘,她们初离家门,不适应工厂生活,有的常为想家而流泪,有的还为劳累而哭泣,教练工们都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她们,呵护着她们。通过几个月的培训,这批初进纺织行业的新工都基本成为西安纺织城新厂第一批合格的纺织工人。
经过六、七个月的紧张劳动,终于换来胜利的果实。从1954年5月中旬开始各车间工序逐步进行空车试车和加载试车,教练工和新工也陆续从培训点回到新厂参加试车。新厂一改旧纺织厂纱厂花毛乱飞、布厂喷雾迷漫,厂房木柱林立、视线昏暗的情景,高大宽敞的半装配式混凝土厂房,大跨度的统一柱距,新式的通风和空调设备,敞亮的锯齿型天窗和完善的人工照明设施,使各车间工作面无论昼夜都倍感明亮舒适。多年劳动在外国机器旁的教练工们,当她们第一次站到崭新的全套国产设备前熟练的操作时,感慨万分,有的甚至激动的流出了热泪。随着试车面的不断扩大和工艺衔接调整的完成,从8月1日开始投入单班生产,15日开始双班生产,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开始纳入国家计划,较好的实现了一次试车成功和提前两个月投产的要求。
1954年12月15日,在纺织工业部和陕西省、西安市领导的亲自参加下举行了盛大的剪彩仪式。当彩绸落地的一刹那,全厂机器齐鸣,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纺织厂建成投产了。在隆重的开工典礼上,工厂代表向参加典礼的农民代表献上了刚生产的纱和布;农民代表向工厂献上了洁白的棉花,并发表了热情的讲话。这一包棉花,一捆纱,一疋布,绽出了工农之间牢不可破的兄弟深情和无比灿烂的友谊之花。
三厂开工之时,也是规划中规模更大的西安纺织城第二个纺织厂——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紧张施工之日。而后以一年投产一个厂的速度、经过六、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新兴现代化纺织基地的建设,一个拥有40多万枚纱锭,七千多台织机,年产一亿多米印染布的有名的纺织城在古城西安东郊的土地上屹立起来。西安纺织城的建成投产,不但使西安一跃成为全国棉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为解决全国人民穿衣和为国家创收作出了贡献,而且也培养了大批纺织专业人才支援了兄弟省区。
现在一个崭新的现代纺织城又在灞河东岸的西安新工业园区冉冉兴起,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正以世界最新技术和一流的国产装备继承着原纺织城的宏伟和辉煌。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对劳动条件的改善已和原纺织厂不可同日而语。新旧两个纺织城的建设和兴起,不但见证了西安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始,也见证了西安从一个工业落后的普通省会城市一跃而为全国中心城市之一的发展。在这欢度建国七十周年的欢庆日子里,我们这些把西安已作为第二故乡的新西安人,祝愿大西安建设地更好!
(王同经:机关离休人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应国家需要从青岛纺织系统调西安参加纺织城建设的技职人员之一,后调政府机关工作,也是本报的创办者之一。这篇文字是在其耄耋之年,为庆祝建国70周年应本报之约所写的一篇回忆。)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三尺教坛,70年栉风沐雨,岁月如歌;不忘初心,新时代劈波斩浪,再铸辉煌。灞桥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至今,先...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