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山大王”付红建:守护绿色十四年

来源:延安日报 2019-09-10 11:33   https://www.yybnet.net/

?●黄陵森林公园

本报记者 乔建虎

秋日的双龙林场西山火情瞭望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突兀,站在上面放眼望去,无边林海,绿意盎然。

就是这座瞭望台,付红建至今已经守了整整14年。

2005年初,因为前任火情瞭望员年龄大了,退休了,瞭望台无人守候,于是,年仅35岁的双龙林场本地人付红建被推荐为西山火情瞭望台的一名火情瞭望员,负责观察可视范围内的山林,发现火情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汇报。

“观察火情这活虽然不累,但马虎不得。”付红建说,除了下雨天,瞭望台上一刻都不能没人,特别是春冬草木干燥季节,他和妻子吃饭都是轮流吃,或者端着饭到瞭望台上吃。

而最值得警惕的是每年的清明节。“每年的清明节都是防火的关键时刻,一刻也不能大意,需要时时观察,马虎不得。”付红建说。

“十几年来,付红建负责观察的范围发生火情都能及时报告,没有发生一次大的森林火灾。”桥山林业局陈卫东说。

采访中,付红建告诉记者,他家里有一个老母亲需要扶养,还有一个儿子在西安打工,就靠一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补贴家用,他和妻子在山上开荒种菜。

“工资这么少,你后悔在这里坚守吗?这么枯燥的工作你能习惯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付红建挠着头,憨厚地笑了,“十几年了,我已经习惯了,现在还是要把工作干好。”只是在心里对家人,老人感到愧疚。

瞭望台的生活,枯燥而艰苦,大山里,人迹罕至,芭茅丛生,毒蛇出没无常。为全面掌握辖区的情况,付红建不怕苦不怕累,经常利用夏天不易发生山火的日子熟悉地形地貌,几年下来,瞭望区域内的沟沟峁峁他都了如指掌,山沟山梁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

“这么多年了,老付每次和我巡山的时候都不停地告诉我,哪一片山叫什么名字,哪一片树林种的什么树,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步骤。”付红建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是老付不舍得他守护的这片森林,我也要守护好这片森林,延续他的护林功勋梦。”

瞭望台山高地险,常有雷电裹挟着暴雨呼啸而来。付红建已经记不清多少次遭受雷电的袭击,瞭望台外墙上那触目惊心的凹坑,记录着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经历。

由于瞭望台位置特殊,严重缺水,就连洗澡这些很平常的事情,在瞭望台也几乎成了奢侈的享受。再加上瞭望台的工作要全天候值班,付红建往往一守就是好几个月不能下山,在山上,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是常有的事,生活用品全靠妻子下山采购,为此,付红建夫妻常常以土豆野菜充饥。

而现在对于付红建夫妻来说,最困难的时期或许已经熬了过去。“过去最发愁的是吃水,山顶上没有水,吃的水、洗衣服只能用池子里积的雨水。”付红建妻子告诉记者,“现在条件好一点了,我们二十多天下山拉一次水,一趟要一个小时,电也接好了,日子不那么枯燥了!”

付红建还结合自己的观察实践,摸索出了识别烟火性质的“二十四字诀”: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晴雨;别粗细,测远近;观动静,区缓急。

十几年来,运用这一口诀,每到防火期,付红建总是坚持24小时值班,每隔一小时,用高倍望远镜环顾浩瀚的林海,观察3.3万公顷的林区内是否有异常用火,准确报告火警36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付红建告诉记者,眼睛望得有多远,事业的天地就有多宽,肩上的责任就有多大。巍巍桥山,莽莽林海,他会继续默默奉献、执着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他对这片森林的爱。

14年来,岁月已经改变了那对风华正茂的青年夫妻,但未曾改变的,是他们守护工作的认真和守护他人幸福的执着。

天不早了,在和我们话别以后,付红建又穿上了他那件林业工衣,走到了高倍望远镜旁,认真地巡视着每一片土地,远远望去,他就像是一杆标枪,矗立在那里,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西安话剧院启动 九月惠民演出

本报讯记者昨日获悉,西安话剧院九月惠民演出活动已经启动,并已赴青年路第二社区进行了演出,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山大王”付红建:守护绿色十四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