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燕实习生豆攀)强教必先强师。昨日下午,记者从西安市召开的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获悉,西安将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教师培训体系,全力保障教师待遇,到2021年,完成组建三级“名师+”研修共同体1600个,完成培训教师校长6万人次,吸引优秀人才2000名以上。
西安市近七成中小学教师为25-45岁中青年
会上,西安市教育局局长姜建春介绍了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情况。据了解,西安市现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校和办学机构3598所,占全省总数的24%;共有教职工22.61万人,占全省总数的34%。
西安市教师队伍体量较大,增幅较快,其中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学校共有教职工14万人,较上年增长6.3%;结构趋优,成长性好,西安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基本达到100%,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共有正高级教师64人,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的43.6%;25-45岁中青年教师占比为68.97%,教师队伍更趋年轻。自实施人才引进“双千计划”以来,共引进人才1405名;学识扎实,示范性好,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家型教师脱颖而出;爱岗敬业,队伍稳定,全市共有“乡村学校从教三十年教师”22707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提升,骨干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好。
“名校+”工程使一批学校软硬件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西安教育人才“百千万”工程、“名校+”工程、“名师+”工程等三大工程为重点,近两年已培养培训校长教师5.58万人,已超额完成“百千万”工程阶段性培养目标;“名校+”工程启动一年来,组建市级教育联合体132个,区级264个,覆盖学生50.1万人,联合体内交流教师6668人、管理层1098人,使回民中学、93中等一批学校软硬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校学生数显著回升;本学期组建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100个,“名师公益优课”向全市免费开放,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西安市6名校长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带领西安市70多名校长共同研修成长进步;在“名校+”工程中,一批校园长成为“一长多校”的实践者,成为“名校+”教育联合体的主导者,充分放大名校长的引领辐射效应。
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培养
全市上下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全市教育系统现有26名市人大代表和52名政协委员;三年来共表彰市级以上优秀教职工657人,全市表彰的“西安之星”中教育领域占1/4;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培养;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为沿秦岭北麓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惠及教师1.08万人。
下一步,西安市将深入实施“学位保障工程”、改革创新工程、“名校+”工程、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教育生态优化工程和学生健康成长工程,努力办好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感受公平、服务社会进步的新时代西安教育;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时代重任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教育力量。
新闻推荐
打造丝绸之路创新设计精品盛会 2019丝路国际创新设计周开幕
本报讯(首席记者杨斌鹄)9月9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支持、西安市政府主办,碑林区委、碑林区人民政府、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丝...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