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祖国:
您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是一代人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是一个家从低矮瓦房到现代楼群,是一个城市由单车叮铃到汽车轰轰,是一个民族自亚洲走向世界。
家里的祖宅有许多压在桌子玻璃层下的旧照片,从黑白的花边照到已微微泛黄的彩色照片,记录了家人的一个个阶段,让我看到了西安的变化,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小时候的父亲在大花褥子里呆呆地看着前方,奶奶一定拿着新买的黑白胶片机兴奋地为爸爸留下他幼童时的纪念。旁边是爸爸拿着木弓弩般的玩意儿在田地里叉腰显摆的照片,仿佛自己是拿着转轮手枪站在战场上的常胜英雄。
当照片慢慢有了色彩,爷爷在西安饭庄门口给爸爸拍了一张,那时候的西安饭庄还不像现在的模样。奶奶是西安饭庄的厨师,经常骄傲地说那是全西安最好的饭堂。慢慢的,后面的照片中爸爸大多已不再穿着大兜子大褂子,变成了夹克,牛仔裤,留着寸头,双手插兜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与帅气。爸爸身后的房屋一点一点高了起来,有了颜色,有了砖块,有了瓷砖。照片里的西安老城也慢慢的高起来、密起来,有了颜色,直到我所看到的车水马龙,霓虹遍地。
再说说从我记事起的这十几年吧。我家里的“大屁股”电视机变成越来越薄越来越大的LED电视,我小学时最喜欢的一个生日礼物当属那个方方的iPad,然而那时候爱不释手的东西如今又被“新人”占了宠。西安的房子越来越高,爸爸妈妈总是喜欢住高层,七楼,十三楼,到现在的二十二楼!家里有一个爱逛街的妈妈,经常带我转遍城市的每个角落。我曾两次登上了钟楼的顶层,五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抱着站在上面,看下面满满的摩托车,看周围颇具古香的房梁雕顶。十三岁的时候,我自己站在栏杆处,凭栏眺望,车流不息,华灯溢彩,闪耀夺目。
贾德春说,“老村不老,老村活力四射。我从老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看到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美起来的飞跃。”就像他的老村,我的古城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中书写着他的崛起故事,我的故乡在我的成长中逐步谱写绚丽篇章。我和我的家人一起看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望着祖国的腾飞。
一名爱国学生:韩静仪
2019年8月23日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高二(2)班学生
指导老师:李悦)
新闻推荐
记者|张钦9月5日正午,北京复兴门百盛百货内空荡荡的,只有一楼的星巴克坐满了人。这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们午休最爱扎推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