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铺设屋面的西安奥体中心主场馆,独特的石榴花瓣造型增加了施工难度。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与丝路国际展览中心相邻
8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钢结构专家等百名国内顶级专家来到西安市奥体中心、丝路国际会议中心、丝路国际展览中心进行现场观摩,记者首次进入施工现场,独家探秘三座超级工程内部结构和安装工程背后的诸多行业第一。
“铁裁缝”量身打造奇特花衣
8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建二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钢结构、金属屋面顶级建造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西安市举行,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钢结构专家等近300名顶级专家参会。作为钢结构行业内最高层次会议,此次会议重要内容就是在西安市等“三中心”进行现场观摩。
观摩团首先来到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奥体中心,从空中俯瞰奥体中心体育场,就像一朵巨大的“石榴花”,它由28个“花瓣”组成,拥有6万个座位。勾勒出石榴花奇特造型的则是5.8万平方米的金属屋面,它使用的是1毫米厚的铝镁锰合金板材料,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毕。这28朵“花瓣”中,共有7种不同的造型,其中仅有4块完全相同,屋面高差达10米,起伏不平。这种奇特造型导致体育场异形结构多达6020块,要为每一块异形结构“量体裁衣”,施工难度极大。而这当中,最难的是屋面的深化设计,堪比针眼里穿线。
金属屋面建设方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项目技术总监赵云辉介绍,项目利用“BIM+3D扫描”技术深化设计,每个梁、柱构件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条条丝线,BIM中的坐标点就好比是一个针孔,再以亚毫米的精度“穿针引线”,一针针缝合出“外衣”的形状和外观,从而将设计师的理念“一比一”精确还原。
此外项目部还建立“三级”测量控制网、测量放线执行“三检制”、应用3D扫描定位技术、材料进场举牌验收、工序可视化验收管理等手段,将复杂的施工工艺、紧张的施工工期有计划地排开,实现了从数字“量体”到空间“裁衣”的全生命周期设计。
在40米高空拼一张18.7万平方米的图
走进丝路会展中心,标准展厅尤为壮观。“这是中国中西部最大的单体展厅,室内面积达13.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艘‘辽宁号’航空母舰。会展中心金属屋面18.7万平方米,相当于23个标准足球场,被分割成15万块屋面板。”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项目技术总监赵云辉形象地打比方,他的工作是在“屋顶”上进行前无古人的“拼图游戏”。
在40米高空拼一张18.7万平方米的图有多难:超过70万块构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安装到位,并且不同屋顶间的板材须横竖成线,只要有一片出了问题,整个屋面就有可能漏水。“这样的施工要求就好像在一个操场上安装马赛克贴片”,赵云辉说。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项目加强施工组织,除了定期组织项目,同时使用无人机拍摄屋面板的施工进展,还会每天准点检查展厅金属屋面施工情况。每片屋面板由3个工人同步作业,将其安装在6个固定支座上,误差全部在2毫米以下。
万吨钢结构穿上“溜冰鞋”
一声号令,数百吨重的钢桁架就像穿上了“溜冰鞋”,缓缓向预定位置滑动。回忆起当时安装钢桁架的情景,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负责人张军辉感慨,当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会展中心钢结构施工中,张军辉带领团队在30多天的时间里完成了64榀超大跨度桁架滑移,总用钢量12000吨,创造了新的“西安速度”。其中,多功能厅还以一次滑移540吨单榀桁架创下国内同类施工记录之最。
据了解,会展中心主体为钢结构,总用钢量3.4万吨,相当于3.5座埃菲尔铁塔。工程由华润集团建设、中建八局总包、中建二局负责钢结构及金属屋面施工。
“会展中心钢结构施工用时5个多月全部实现封顶,代表了行业水准,是行业内设计、制作和安装的成功典型案例。”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范玉峰向记者表示。
观摩团专家表示,西安“三中心”按照“国家级、国际化”水准打造,无论从规模体量还是功能、设计和布局均堪称一流。“从一片滩涂到‘巨龙’崛起,这项工程的背后,正是建设者用匠心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难,筑梦新丝路上的超级工程!”。
文/记者杨明图/记者谢伟
新闻推荐
不断完善努力提供良好的法规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处处长 冶宇文
9月1日,是《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在市委文明办统筹领导下,西安市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