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西安市“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工作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深入推进全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西安市先后8次发布诚信红榜企业3707家、黑榜企业及失信个人共计2759个,让上“红榜”诚信者受到褒奖,让上“黑榜”失信者无处藏身,使“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得到大力弘扬。
为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近年来,市委文明办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督导落实,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在加大平台建设、实施联合惩戒方面,积极督促市级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及时将掌握的失信信息上传省、市级公共信用平台,努力促成省市两级公共信用平台建设。同时,积极落实《西安市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备忘录》要求,统筹协调法院、人民银行等单位及时将失信黑名单纳入征信系统,形成联合惩戒格局。
在载体推动、开展群众性诚信创建活动中,西安市以“诚实劳动、诚信经营”为主题,在全市各类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窗口服务行业,广泛开展群众性诚信创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此外,从去年以来,西安市对诚信缺失问题进行集中治理,重点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假药问题专项治理,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等19项治理工作。
全市20多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发挥自身职能,分工负责实施,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有力促进了19个方面集中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中药饮片违法行为专项稽查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排查整治非法组织236家。建立了西安市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完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采集、披露、使用和管理制度,建立社会组织“黑红名单”和非法社会组织责任人“黑名单”,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效能,对非法社会组织责任人发起成立以及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资格限制,强化信用约束作用。
社会诚信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高低。据了解,下一步,市委文明办将督导各部门进一步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制度,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加快西安市公共信用平台建设,尽早建立覆盖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网络,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用信息服务。同时,完善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使“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得到大力弘扬;落实联合惩戒措施,强化刚性约束,使“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得到充分体现。
新闻推荐
花了1500元从网友介绍的“商家”处购买油炸设备,对方承诺立即发货两天后到货,不料现在快10天过去了,设备没到,“商家”也消失...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