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我早已去过,十年前与单位的同事一起跟团游,那时是沾了三八妇女节的荣光。只是那一次,随团游,就像在打仗,东奔西走,早出晚归,大家熙熙攘攘,或购物或打牌或拍照,不亦乐乎,身子在哪里,心里却装着一个郊边游的小情趣,自然无法好好地欣赏这座古今闻名的城市,跟其他城市相比整体上感觉确是到了古都,古城、古墙、古道、古俑,一切都是带着泥土味的,灰蒙蒙的一座巨大的古老的城堡,也是仅此而已,非常模糊,十分遗憾。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我才发现她值得每个人去爱,包括我。
成行之前,本是不想再光临古都的,因为性价比,因为早已去过,再去,是因为一位友人的一句“西安不仅是中国的古都也是世界的古都”,单从这一点来说,她已经给我带来的新鲜意味和视野。
西安,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时有西汉张骞25岁承蒙汉武帝联月抗奴旨意,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经河西走廊,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如此伟大的事件“丝绸之路”因而两千年璀璨于文明世界当中,熠熠生辉,从此改写了世界文化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深刻交流。不由地想起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又何其相似,何其雄心勃勃,我想“丝绸之路”如此伟大,竟然穿越数千年历史影响至今,那肯定也是有其独到深邃的见识在里的,如鄙人之见,或许就是“寻找朋友,共图发展”之意吧!
“西安之春最中国”。中国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些东西就是说不出来,唯有深入生活,通读国史,才能渗入心里,开出花来。比如说秦朝项羽“火烧阿房宫”,汉室“长乐宫”“未央宫”之“韩信点将”,唐太宗“大明宫”之“明镜高悬”,每每熟落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随着历史的迁移愈发显得更加醇香浓厚。想想此时“梦回唐朝”感受大唐四方来贺,八方来朝的雍容气象,我都会激动不已,骄傲不已,再后来竟会有那么一点诧异,为何那时的唐长安能够如此接纳世界,有如此开阔的胸襟、前卫的意识、完备的官僚体系来交融世界的文明和信仰。或许可以说唐长安早已有着类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治理念了。
今年春节选择在西安度过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里会下雪,因为“雪妆长安”最中国。朋友发来短信经典流传:“下雪的西安会一夜间穿越成长安”。而长安不正是多数国人的终极故乡吗?我心想,雪妆“长安”才能诞生出最极致的中国味,雪妆“长安”才能真正刻画古中国的美,才能诉说千年古国历史恢弘和深沉!
雪是西安的戎装,是夜亥时,在回民街的阁楼上,惊觉漫天亮点,细细的,悄悄的,曼妙无比的,伴随着丝丝寒气落下,因为从未见识过雪,只能傻傻的诧异着,甚至以为是沙尘雾霾,直到看见地上,亭阁上,栅栏边,屋顶上,树枝上挂有一层浅浅的白,才惊呼:“是雪!”一家人这一刻秒变成小孩子,又蹦又跳,又笑又叫,终于在一次刻意的邂逅中达成看雪的愿望。片刻,从阁楼远眺鼓楼,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诗意了,在心海里升腾起古中国历史特有的画面和形象,这里就是西安,隆重的又毫无声息的,完整的又毫无瑕疵的在我的面前展现。生平第一次触摸雪,感受它,允吸它,就在它最应该出现的地方,这种古典的美最是无法言说,它或是深藏在脑海里固有的残存古国影像,或是镌刻在汉人血液里一种DNA的传承,每当这种画面突如其来,除了那些高楼大厦,这里的一切都回到了原来开始的地方。你仿佛找到了冥冥中的故乡,它藏在尘沙飞扬的历史里,它藏在浪漫动人的唐诗宋词汉赋里,或许也藏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中国梦”里。
第二天明媚的早上,小雪更加稀疏了,感觉就要停雪了,但是一夜的雪积,把西安城以无以伦比的古装呈现给世人,每砖每瓦都在诉说:你好,请倾听,这里有中国故事。(作者为企业职员,文学爱好者)
新闻推荐
10年前,不带钱包、不带银行卡出门,寸步难行。今天的你,有多久没有用过信用卡和银行卡?你还记得这些卡片被你随手放在哪个角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